3.第一结集
竹林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阴1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诃迦叶波于此与九百九十九大阿罗汉以如来涅槃后结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为集法藏诸大罗汉建此堂宇。
从竹林园向西南行走五六里,在南山的北面大竹林中有座大石室,尊者摩诃迦叶波曾在这里和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一起,在如来涅槃后编纂三藏。石室前有旧基址,未生怨王为编纂法藏的大罗汉建造了这座厅堂。
当初,大迦叶在山林中静坐,忽然有光芒闪耀,又看到大地震动,他说:“这是什么吉祥或灾变,竟如此异常?”用天眼观察,只见佛世尊在双树林中间入涅槃。他马上命令徒属前往拘尸城,路上踫到一位婆罗门,手中拿着天宫的花朵。迦叶问道:“你从哪里来?知道我们的大师现在在哪里吗?”婆罗门回答说:“我刚从那拘尸城来,看到你们的大师已入涅槃。天神大众都在供养,我所拿的花,是从那里得到的。”迦叶听说后,对自己的徒属说:“智慧的太阳已经落下去,世界变得黑暗,良师远离我们,众生将要堕落。”懈怠的比丘则互相庆贺说:“如来寂灭,我们就安乐了。如有违犯戒律处,谁还能呵斥禁止?”迦叶听到后,更加感伤,便考虑编纂佛典,根据教义惩治犯戒者。于是前往双树间,瞻仰佛陀,礼拜致敬。不久,法王去世,众生天神失去导师,大阿罗汉也相继涅槃。这时大迦叶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佛教,应该纂辑佛典。”于是登上苏迷卢山,敲击大揵椎,发出这样的声音:“现在王舍城将有法事,所有证得圣果的人应赶快聚集。”揵椎声中,传出了迦叶的命令,直到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得到神通的人听到后都来聚会。这时迦叶告诉所有人说:“如来寂灭,世界变得空虚,应当编纂佛典,来报答佛的恩情。现在就要编纂了,务必要精干静寂,怎么能靠人多,而把事情办糟呢?凡是具有三明、得到六种神通、闻听佛陀教诲而谨记无误、说法无所滞碍,像这样的人,可以参加纂辑。其余果位的人,各自回到住地。”于是得到九百九十九人。阿难还在修学阶段,被排除在外,大迦叶召他来对他说:“你还没有断除烦恼,应该离开圣者的集会。”阿难说:“我随从照料如来,已有很多年,他每次说法,我都没有漏过。现在编纂佛典,我却被排斥在外。法王寂灭,我失去了依靠。”迦叶对他说:“不要心怀忧虑烦恼,你亲身侍奉佛陀,确实见闻多,只是爱欲、疑惑还未除尽,世俗烦恼还未断绝。”阿难理屈词穷,退了出来,到了空旷寂静处,想要取得无学果,经过努力仍达不到。随之疲倦,便想和衣而睡,还没来得及趴到枕头上,就证得了罗汉果。他前往编纂佛典的地方,叩门通报自己的到来。迦叶问他说:“你的烦恼断绝了吗?应该运用神通,不从门中进入。”阿难接受命令,从钥匙缝里进入,礼拜僧人后,退下来重新坐下。这时是安居之初的第十五天。于是迦叶高声说:“敬请各位认真谛听!阿难听闻佛陀教诲而不忘,受到过如来的称赞,现由他主编素呾缆(旧称修多罗,是错误的。)藏。优波厘修持戒律,研究深透,是大家所了解的,现由他主编毗奈耶(旧称毗那耶,是错误的。)藏。我迦叶波则主编阿毗达磨藏。”三个月雨季结束时,三藏的编纂也完成了。因大迦叶是僧人中的上座,故这一部派就称为上座部。
初,大迦叶宴坐山林,忽烛光明,又睹地震,曰:“是何祥变,若此之异?”以天眼观,见佛世尊于双树林间入般涅槃。寻命徒属趣拘尸城,路逢梵志,手执天花。迦叶问曰:“汝从何来?知我大师今在何处?”梵志对曰:“我适从彼拘尸城来,见汝大师已入涅槃。天人大众咸兴供养,我所持花,自彼得也。”迦叶闻已,谓其徒曰:“慧日沦照,世界暗冥,善导遐弃,众生颠坠。”懈怠比丘更相贺曰:“如来寂灭,我曹安乐,若有所犯,谁能诃制?”迦叶闻已,深更感伤,思集法藏,据教治犯。遂至双树,观佛礼敬。既而法王去世,人天无导,诸大罗汉亦取灭度,时大迦叶作是思惟:“承顺佛教,宜集法藏。”于是登苏迷卢山,击大揵椎,唱如是言:“今王舍城将有法事,诸证果人宜时速集!”揵椎声中传迦叶教,遍至三千大千世界,得神通者闻皆集会。是时迦叶告诸众曰:“如来寂灭,世界空虚,当集法藏,用报佛恩。今将集法,务从简静,岂恃群居,不成胜业?其有具三明,得六通,闻持不谬,辩才无碍,如斯上人,可应结集。自余果学,各归其居。”于是得九百九十九人。除阿难在学地,大迦叶召而谓曰:“汝未尽漏,宜出圣众。”曰:“随侍如来,多历年所,每有法议,曾未弃遗。今将结集,而见摈斥。法王寂灭,失所依怙。”迦叶告曰:“勿怀忧恼,汝亲侍佛,诚复多闻,然爱惑未尽,习结未断。”阿难辞屈而出,至空寂处,欲取无学,勤求不证。既已疲怠,便欲假寐,未及伏枕,遂证罗汉。往结集所,叩门白至。迦叶问曰:“汝结尽耶?宜运神通,非门而入。”阿难承命,从钥隙入,礼僧已毕,退而复坐。是时安居初十五日也。于是迦叶扬言曰:“念哉谛听!阿难闻持,如来称赞,集素呾缆旧曰修多罗,讹也。藏2。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旧曰毗那耶,讹也。藏3。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藏4。”雨三月尽,集三藏讫。以大迦叶僧中上座,因而谓之上座部焉。
注释 1南山:即王舍城南现今的鞞婆罗山,第一次结集所在之山。2素呾缆藏:即经藏。3毗奈耶藏:即律藏。4阿毗达磨藏:即论藏。
大迦叶波结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难受僧诃责,不预结集,至此宴坐,证罗汉果。证果之后,方乃预焉。
阿难证果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大众部结集之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而来至此,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
在大迦叶编纂佛典处西北,有一座佛塔,阿难受到僧人的呵斥责难,不能参与编纂佛典,来到这里静坐,而证得罗汉果。证得罗汉果后,方才参与进去。
从阿难证得罗汉果处向西行走二十多里,有一座佛塔,是无忧王所建造的,是大众部编纂佛典的地方。那些处于修习无学果位的人,有成百上千,不能参与大迦叶主编的佛典纂辑,就来到这里,互相说:“如来在世时,大家向同一个导师学习,法王寂灭后,他们却轻视我们。为了报答佛的恩情,我们也要编纂佛典。”于是凡人与得道高僧都来相会,贤人智者全部荟萃,又编纂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另外构成五藏。而这一次编纂佛典,凡僧与圣僧一同集会,因而就称为大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