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聚及罗怙罗神迹传说

三、大邑聚及罗怙罗神迹传说

分舍利窣堵波西南行二百余里,至大邑聚。有婆罗门,豪右巨富,确乎不杂,学究五明,敬崇三宝。接其居侧,建立僧坊,穷诸资用,备尽珍饰。或有众僧往来中路,殷勤请留,罄心供养,或止一宿,乃至七日。其后设赏迦王毁坏佛法,众僧绝侣,岁月骤淹,而婆罗门每怀恳恻。经行之次,见一沙门,庞眉皓发,杖锡而来。婆罗门驰往迎逆,问所从至,请入僧坊,备诸供养,旦以淳乳,煮粥进焉。沙门受已,才一哜齿,便即置钵,沉吟长息。婆罗门持食,跪而问曰:“大德惠利随缘,幸见临顾,为夕不安耶?为粥不味乎?”沙门愍然告曰:“吾悲众生福祐渐薄,斯言且置,食已方说。”沙门食讫,摄衣即路。婆罗门曰:“向许有说,今何无言?”沙门告曰:“吾非忘也,谈不容易,事或致疑。必欲得闻,今当略说。吾向所叹,非薄汝粥。自数百年,不尝此味。昔如来在世,我时预从,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俯清流而涤器,或以澡漱,或以盥沐。嗟乎!今之纯乳,不及古之淡水,此乃人天福减使之然也。”婆罗门曰:“然则大德乃亲见佛耶?”沙门曰:“然。汝岂不闻佛子罗怙罗者,我身是也。为护正法,未入寂灭。”说是语已,忽然不见。婆罗门遂以所宿之房,涂香洒扫,像设肃然,其敬如在。

从分舍利佛塔向西南行走两百多里,到达一个大集镇。镇上有位婆罗门,出身豪强,财富巨万,信仰坚定,学术上深通五明,敬仰三宝。在其住宅旁,建立僧坊,备有各种物资用品,用珍宝装饰。有时有些僧人,往来于途中,他就殷勤挽留,尽心供养,有的住一宿,有的多至七天。后来设赏迦王毁坏佛法,众僧人绝迹,岁月流逝,而婆罗门仍时时怀有恻隐之心。途中行步时,看到一位沙门,浓眉白发,拄着锡杖而来。婆罗门赶上去迎接,询问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请他进僧坊,配备各种物品供养,早上用纯牛乳煮粥进奉。沙门接受后,刚一沾牙齿,就放下食钵,沉吟叹息。婆罗门捧着食物跪下问他说:“大德高僧依照缘分,幸而光临敝处,是晚上睡得不安宁呢?还是粥味不好呢?”沙门悲伤地告诉他:“我是悲伤众生福泽逐渐淡薄,这个话暂且放下,吃过后再说。”沙门吃过后,整理一下衣服就要上路。婆罗门说:“您刚才答应有话讲,现在怎么不讲?”沙门告诉他:“我不是忘记了,是谈起来不容易,甚至会引起疑问。你若一定要听,现在就说个大概。我刚才叹息,不是嫌你的粥差。几百年中,我已没尝过这种味道了。从前如来在世,我曾侍从过,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俯身清净的流水洗涤器皿,有时漱口,有时盥洗。唉,现在的纯乳,竟赶不上古代的淡水,这实在是众生、天神的福分降低使然。”婆罗门说:“这么说高僧亲自见到佛陀了?”沙门说:“是的。你难道没听说佛陀的儿子罗怙罗吗?我就是罗怙罗。为了保护佛法,还未寂灭。”说过这段话,忽然就不见了。婆罗门于是把罗怙罗住过的房子,涂香洒扫,供上罗怙罗图像,仪式严肃,其恭敬就如在场一般。

复大林中行五百余里,至婆罗痆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奈国,讹也。中印度境。

再在大树林中行走五百多里,就到达婆罗痆斯国。(旧称波罗奈国,是错误的。在中印度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