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摩罗王招请
今王本那罗延天之祚胤,婆罗门之种也,字婆塞羯罗伐摩,唐言日胄。号拘摩罗。唐言童子。自据疆土,奕叶君临,逮于今王,历千世矣。君上好学,众庶从化,远方高才,慕义客游。虽不淳信佛法,然敬高学沙门。初,闻有至那国沙门在摩揭陁那烂陁僧伽蓝,自远方来,学佛深法,殷勤往复者再三,未从来命。时尸罗跋陁罗论师曰:“欲报佛恩,当弘正法,子其行矣,勿惮远涉。拘摩罗王世宗外道,今请沙门,斯善事也。因兹改辙,福利弘远。子昔起广大心,发弘誓愿,孤游异域,遗身求法,普济含灵,岂徒乡国?宜忘得丧,勿拘荣辱,宣扬圣教,开导群迷,先物后身,忘名弘法。”于是辞不获免,遂与使偕行,而会见焉。拘摩罗王曰:“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曰:“寡能褊智,猥蒙流听。”拘摩罗王曰:“善哉!慕法好学,顾身若浮,逾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则王化所由,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曰:“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曰:“我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拘摩罗王曰:“覆载若斯,心冀朝贡。今戒日王在羯朱嗢祇罗国,将设大施,崇树福慧,五印度沙门、婆罗门有学业者,莫不召集。今遣使来请,愿与同行。”于是遂往焉。
当今的国王本来是那罗延天的后裔,属于婆罗门种姓,名叫婆塞羯罗伐摩。(唐朝语言称日胄。)号称拘摩罗。(唐朝语言称作童子。)自从拥有疆土,世代为王,到当今国王,已历时千世。国王喜好学习,庶民受其教化,远方有才华的人,仰慕仁义而前往这个国家。他虽然不十分信仰佛法,但敬重学问高的沙门。当初,他听说至那国的沙门住在摩揭陁的那烂陀寺,从远方而来,学习深奥的佛法,两三次派遣使者来邀请,我没有接受。这时尸罗跋陁罗论师说:“要报答佛的恩情,应当弘扬佛法,你还是去吧,不要怕长途跋涉。拘摩罗王世代崇奉外道,现在邀请沙门,这是好事情。他若从此而改变信仰,福德利益广大深远。你从前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出宏伟的誓愿,孤身远游异国,舍身求法,普渡众生,难道只是为了本国?你应忘记得失,不拘泥于荣辱,宣传圣教,开导痴迷的人,先人而后己,忘记名誉而弘扬佛法。”这时我无话可说,就和使者一同上路,去会见拘摩罗王。拘摩罗王说:“我虽然没有才能,但常常仰慕学问高的人,听到您的大名,所以邀请您前来。”我说:“我才能有限,智慧不足,实在有愧于传言。”拘摩罗王说:“好!仰慕佛法而好学,看待自身如浮云,越过重重险阻,远游外国,这实在是国家王道所致,国内风俗崇尚学术。现在印度各国中多有歌唱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的,听到很久了,难道是高僧的祖国吗?”我回答:“是的。这首歌,是赞美我国君主的德行的。”拘摩罗王说:“没有想到高僧是这个国家的人,时常仰慕贵国的风俗教化,向东翘望已久,只因山川阻隔,没法亲自前往。”我说:“我国君主圣明的德行远传,仁义的教化遍布,异族外国,到朝廷叩拜而称臣的很多。”拘摩罗王说:“仁德广布如此,我心中希望能朝贡。现在戒日王在羯朱嗢祇罗国,将设立大施之会,树立福德,五印度学有成就的沙门、婆罗门,无不招请。现在已派使者来邀集,希望您和我同行。”于是我便前往羯朱嗢祇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