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檀佛像

一、刻檀佛像

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之所作也1。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众,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实此为冀。”

精舍东百余步,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不远,有如来井及浴室,井犹充汲,室以颓毁。

都城内旧王宫当中有大精舍,高六十多尺,有一尊檀木雕刻的佛像,上面悬着石质顶盖,是邬陀衍那王(唐朝语言称出爱。旧称优填王,是错误的。)所制作的。灵异不断显现,神光时常照耀。各国君王仗恃力量想举起佛像,虽然人多,也没有人能移动,于是就绘制图像供养,都说获得真容,语其根源,就是这尊佛像。当初如来成佛之后,上升到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没有返回。国王想念他,希望绘制他的图像。于是请尊者没特伽罗子,运用神通之力把画工接上天宫,亲眼观看美妙相貌,雕刻在檀木上。当如来从天宫返回时,刻在檀木上的像起身迎接世尊。世尊慰劳说:“教化世人辛劳吗?开导末世之人,是我所希望的。”

在精舍东边一百多步,有过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遗迹的场所。旁边不远处,有如来用过的水井和浴室,井还可以汲水,浴室已经废弃。

注释 1邬陀衍那王:公元前六世纪北印度跋蹉国国王,与释迦牟尼为同时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