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阁讲堂及诸圣迹

六、重阁讲堂及诸圣迹

述本生东有故基,上建窣堵波,光明时烛,祈请或遂,是如来说《普门陁罗尼》等经重阁讲堂余趾也1

讲堂侧不远有窣堵波,中有阿难半身舍利。去此不远有数百窣堵波,欲定其数,未有克知,是千独觉入寂灭处2

吠舍厘城内外周隍,圣迹繁多,难以具举。形胜故墟,鱼鳞间峙,岁月骤改,炎凉亟移,林既摧残,池亦枯涸,朽株余迹,其详验焉。

大城西北行五六十里,至大窣堵波,栗呫昌叶反。婆子旧曰离车子,讹也。别如来处3。如来自吠舍厘城趣拘尸那国,诸栗呫婆子闻佛将入寂灭,相从号送。世尊既见哀慕,非言可谕,即以神力化作大河,崖岸深绝,波流迅急,诸栗呫婆子悲恸以止,如来留钵,为作追念。

在如来叙述本生故事处之东有一旧基,上面建有佛塔,时常放射光芒,祈求者有时可如愿,这是如来讲说《普门陁罗尼》等经的重阁讲堂遗址。

在讲堂旁边不远处有座佛塔,里面有阿难的半身舍利。离这里不远有几百座佛塔,想弄清具体数目,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这里是一千位独觉涅槃的地方。

吠舍厘城内外四周,圣迹极多,难以一一列举。形胜故墟,如鱼鳞般分布,岁月流逝,寒暑交替,树林已经毁弃,池水也已干枯,只留下朽株痕迹,作为明显的证据。

从都城向西北行走五六十里,到一座大佛塔,是栗呫婆子(旧称离车子,是错误的。)送别如来的地方。如来从吠舍厘城前往拘尸那国,众多栗呫婆子听说佛陀将要涅槃,便相率跟从,号哭送别。世尊见到众人悲哀仰慕,不是言语所能慰喻的,就用神力变化出一条大河,河岸陡峭高深,河流湍急,众多的栗呫婆子只得止住悲恸,如来留下食钵,供他们作为纪念。

注释 1《普门陁罗尼》:佛经名。或以为为《法华经》中的一品。今汉译佛经中无此书。2独觉:又称辟支佛、缘觉。指独居而依自己的努力获得觉悟的人。3栗呫婆子:公元前六世纪时跋耆国毗舍厘城刹帝利种姓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