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醯罗城1

三、醯罗城 1

城东南三十余里,至醯罗城。周四五里,竖峻险固,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城中居人,淳质正信。复有重阁,画栋丹楹。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窣堵波2,置如来顶骨。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恶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顶骨,随其福感,其文涣然。又有七宝小窣堵波,以贮如来髑髅骨,状若荷叶,色同顶骨,亦以宝函缄络而置。又有七宝小窣堵波,贮如来眼睛,睛大如柰,光明清彻,曒映中外,又以七宝函缄封而置。如来僧伽胝袈裟,细所作,其色黄赤,置宝函中,岁月既远,微有损坏。如来锡杖,白铁作环,栴檀为笴3,宝筒盛之。近有国王闻此诸物并是如来昔亲服用,恃其威力,迫胁而归。既至本国,置所居宫,曾未浃辰4,求之已失。爰更寻访,已还本处。斯五圣迹,多有灵异。迦毕试王令五净行给侍香花5,观礼之徒,相继不绝。诸净行等欲从虚寂,以为财用人之所重,权立科条,以止喧杂。其大略曰:“诸欲见如来顶骨者,税一金钱;若取印者,税五金钱。”自余节级,以次科条。科条虽重,观礼弥众。

从都城向东南行走三十多里,到达醯罗城。这座城方圆四五里,高耸险固,有花果、林木和池塘,美丽明朗,水色如镜。城中居民,淳厚质朴,正直信实。又有楼阁,雕梁画栋。第二层楼上有座七宝小佛塔,放置如来的顶骨。顶骨周长为一尺二寸,发孔看得清清楚楚,颜色是黄白色,装在宝盒之内,放在佛塔中。如有人想了解自己的吉凶,就可香末和泥,印在顶骨上,根据这个人的福德,印出来的形象就会清晰可见。又有一座七宝小佛塔,贮存着如来的髑髅骨,形状如同荷叶,颜色同于顶骨,也是用宝盒装着,放置在佛塔中。还有一座七宝小佛塔,贮藏着如来的眼睛,眼睛有柰子那么大,光明闪亮,辉映内外,也是用宝盒封装,放在佛塔中。如来的僧伽胝袈裟,是细棉布制成,颜色黄红,放置在宝盒中,岁月长久,已略有损坏。如来的锡杖,是用白铁作环,檀香木作杆,装在宝筒中。近来有个国王,听说这些宝物都是如来从前亲身使用的,就仗恃他的威力,强夺而归。回到本国后,放置在自己所住宫廷中,还不到十二天,宝物就不见了。于是再去寻找,宝物已回原处。这五件圣物,有很多灵异之事。迦毕试国王派遣五个俗人用香花供奉,观看礼拜的人,络绎不绝。几个俗人想保持寂静,以为财产是人们所看重的,就定下条规,来制止喧哗。其大意是:“若欲观看如来顶骨者,每人交纳一个金币;若欲取顶骨泥印,交纳五个金币。”其他逐级上升,依例交纳。条规虽然定得严格,观礼的人却更多。

重阁西北有窣堵波,不甚高大,而多灵异,人以指触,便即摇震,连基倾动,铃铎和鸣。

楼阁的西北有一座佛塔,不是很高大,却很灵验,人们用手指一碰,塔就震动,连地基都摇动起来,塔上的铃铛也随之响起来。

从此东南山谷中行五百余里,至健驮逻国。旧曰乾陁卫,讹也。北印度境。

从这里向东南山谷中行走五百多里,就到达健驮逻国。(旧称乾陁卫,是错误的。在北印度境内。)

注释 1醯(xī)罗城:城名,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以南约五英里处。2七宝:佛教的七种宝物。具体所指有多种说法,如《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颇梨、珊瑚、玛瑙、砗磲为七宝。3笴(gǎn):箭杆。4浃(jiā)辰:十二日。5净行:寺院中担任守卫及杂役的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