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罗臂拿迦邑及舍利子故里
频毗娑罗王迎佛东南行二十余里,至迦罗臂拿迦邑,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尊者舍利子本生故里,井今尚在。傍有窣堵波,尊者于此寂灭,其中则有遗身舍利。
尊者,大婆罗门种,其父高才博识,深鉴精微,凡诸典籍莫不究习。其妻感梦,具告夫曰:“吾昨宵寐,梦感异人,身披铠甲,手执金刚,摧破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梦甚善。汝当生男,达学贯世,摧诸论师,破其宗致,唯不如一人,为作弟子。”果而有娠,母忽聪明,高论剧谈,言无屈滞。尊者年始八岁,名擅四方,其性淳质,其心慈悲,朽坏结缚,成就智慧。与没特伽罗子少而相友,深厌尘俗,未有所归,于是与没特伽罗子于珊阇耶外道所而修习焉。乃相谓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穷苦际也。各求明导,先尝甘露,必同其味。”时大阿罗汉马胜执持应器,入城乞食。舍利子见其威仪闲雅,即而问曰:“汝师是谁?”曰:“释种太子厌世出家,成等正觉,是我师也。”舍利子曰:“所说何法,可得闻乎?”曰:“我初受教,未达深义。”舍利子曰:“愿说所闻。”马胜乃随宜演说,舍利子闻已,即证初果。遂与其徒二百五十人往诣佛所,世尊遥见,指告众曰:“我弟子中智慧第一。”至已顶礼,愿从佛法。世尊告曰:“善来,比丘!”闻是语时,戒品具足1。过半月后,闻佛为长爪梵志说法2,闻余论而感悟,遂证罗汉之果。其后阿难承佛告寂灭期,展转相语,各怀悲感,舍利子深增恋仰,不忍见佛入般涅槃,遂请世尊,先入寂灭。世尊告曰:“宜知是时。”告谢门人,至本生里,侍者沙弥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及其国人莫不风驰,皆悉云会。舍利子广为说法,闻已而去。于后夜分,正意系心,入灭尽定,从定起已而寂灭焉。
在频毗娑罗王迎佛处东南,行走二十多里,到达迦罗臂拿迦邑,里面有佛塔,是无忧王所建造的,这是尊者舍利子的出生地,水井现在还存在。旁边有佛塔,尊者在这里寂灭,塔内有他的遗身舍利。
尊者是大婆罗门种姓,他的父亲才能高强,学识渊博,各种典籍,无不深究研习。他妻子做了一个梦,详细告诉丈夫说:“我昨天夜里睡着后,梦中遇见一个奇人,身上披着铠甲,手中拿着金刚,摧毁所有的山,退下来站在一座山下。”丈夫说:“梦十分好。你将生下一个儿子,精通各门学问,摧败各派的论师,只是不如一个人,并成为那人的弟子。”她果然怀孕了,忽然变得聪明,高谈阔论,论辩无滞碍。尊者刚八岁,已名扬四方,他天性淳厚质朴,心地慈悲,断绝了烦恼,智慧发达。他和没特伽罗子从小就互相友好,深深厌恶凡俗生活,还没有归宿,于是和没特伽罗子在珊阇耶外道那里修习。后来互相说:“这不是终极的真理,不能彻底脱离苦海。我们可各自去寻找英明的导师,谁先品尝了甘露,一定要二人同享。”这时大阿罗汉马胜拿着食钵,进城乞讨。舍利子见他仪态端庄高雅,就上去问他说:“您的老师是谁?”马胜说:“释迦太子厌倦世俗而出家,证成等正觉,他就是我的老师。”舍利子说:“他所演说的佛法,能讲给我听吗?”马胜说:“我刚接受教导,还没通晓精深的义理。”舍利子说:“希望您谈一谈所听说的。”马胜于是根据具体情况讲说,舍利子听过后,就证得了初果。舍利子于是和门徒二百五十人前往佛陀那里,世尊远远地看见,指着他对众人说:“他便是我弟子中的智慧第一。”舍利子到达后顶礼膜拜,希望依从佛法。世尊对他说:“欢迎,比丘!”听到这句话时,舍利子的戒品便具备了。过了半个月,听佛陀为长爪梵志说法,听闻余论就感悟了,于是证得罗汉果。后来阿难在听佛预告了寂灭日期后,辗转相告,各自怀着悲伤的感情。舍利子深深地眷恋与景仰,不忍心见到佛陀入涅槃,就请求世尊,让自己先行寂灭。世尊对他说:“你应知道这正是时机。”舍利子告别门人,回到出生地,侍者沙弥把这一消息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和国内的人,无不如风一般地赶来,都云集到一起。舍利子广泛地为他们说法,众人闻听后离去了。在后半夜里,舍利子集中心力,排除杂念,入灭尽定,出定之后就在那里寂灭。
迦罗臂拿迦邑东南四五里,有窣堵波,是尊者舍利子门人入涅槃处。或曰:迦叶波佛在世时,有三拘胝拘胝者,唐言亿。大阿罗汉同于此地无余寂灭。
在迦罗臂拿迦邑东南四五里,有一座佛塔,是尊者舍利子的门人入涅槃的地方。有人说:迦叶波佛在世时,有三拘胝(拘胝,唐朝称作亿。)大阿罗汉在这个地方入无余涅槃。
注释 1戒品:戒的种类,如五戒、十善戒。2长爪梵志:舍利子的舅父。本为外道,后皈依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