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逻末罗耆厘山
国西南三百余里至跋逻末罗耆厘山,唐言黑蜂。岌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崖谷,宛如全石。引正王为龙猛菩萨凿此山中,建立伽蓝。去山十数里,凿开孔道,当其山下,仰凿疏石。其中则长廊步檐,崇台重阁。阁有五层,层有四院,并建精舍,各铸金像,量等佛身,妙穷工思。自余庄严,唯饰金宝。从山高峰临注飞泉,周流重阁,交带廊庑,疏寮外穴,明烛中宇。初,引正王建此伽蓝也,人力疲竭,府库空虚,功犹未半,心甚忧戚。龙猛谓曰:“大王何故若有忧负?”王曰:“辄运大心,敢树胜福,期之永固,待至慈氏。功绩未成,财用已竭,每怀此恨,坐而待旦。”龙猛曰:“勿忧。崇福胜善,其利不穷,有兴弘愿,无忧不济。今日还宫,当极欢乐,后晨出游,历览山野,已而至此,平议营建。”王既受诲,奉以周旋。龙猛菩萨以神妙药,滴诸大石,并变为金。王游见金,心口相贺,回驾至龙猛所曰:“今日畋游,神鬼所惑,山林之中,时见金聚。”龙猛曰:“非鬼惑也,至诚所感,故有此金。宜时取用,济成胜业。”遂以营建,功毕有余。于是五层之中,各铸四大金像,余尚盈积,充诸帑藏。招集千僧,居中礼诵。龙猛菩萨以释迦佛所宣教法,及诸菩萨所演述论,鸠集部别,藏在其中。故上第一层唯置佛像及诸经论,下第五层居止净人、资产、什物,中间三层僧徒所舍。闻诸先志曰:引正王营建已毕,计工人所食盐价,用九拘胝拘胝者,唐言亿。金钱。其后僧徒忿诤,就王平议。时诸净人更相谓曰:“僧徒诤起,言议相乖,凶人伺隙,毁坏伽蓝。”于是重关反拒,以摈僧徒。自尔以来,无复僧众。远瞩山岩,莫知门径。时引善医方者入中疗疾,蒙面入出,不识其路。
从国都向西南行走三百多里,到达跋逻末罗耆厘山,(唐朝语言称黑峰。)山峰巍然耸立,峰岩陡峭险峻,没有山谷,如同完整的巨石。引正王为龙猛菩萨开凿这座山,建立寺院。离山十多里,开凿通道,直到山脚下,向上凿开石头。里面有长廊步檐,高台楼阁。楼阁有五层,每层有四个院落,都建造精舍,各铸金像,尺寸等同于佛身,穷尽了工艺、构思。其余的装饰,都只用黄金、珠宝。从山的顶峰,泉水飞注而下,环绕楼阁周围,交错廊庑之间,疏朗的窗户开向洞外,光线照进屋宇。当初,引正王建立这所寺院时,人力疲惫,府库积蓄用尽,工程还不到一半,心中十分忧愁。龙猛问他说:“大王什么原因如此地忧愁?”引正王说:“我发下弘愿,想树立福德,期望永世坚固,等待慈氏菩萨。工程还未完成,财产已用光,每每想到这个憾事,就睡不着,坐着等待天明。”龙猛说:“不用担忧。树立大福大善,利益是无穷的,只要立下弘愿,就没有什么忧愁的事不能过去。今天回宫后,大王当尽情欢乐。明天早晨出游,遍览山野,然后到这里,商议营建寺院的事情。”引正王接受教诲后,照着去办。龙猛菩萨运用神妙的药物,滴在大石头上,都变成了金子。引正王出游见到金子,心中、口中都称贺,回驾到龙猛住所,说:“今天打猎出游,为鬼神所迷惑,在山林中,时时见到黄金堆集。”龙猛说:“这不是鬼神迷惑,是大王至诚所感,所以有这些金子。应马上取用,完成大事业。”于是用以营建寺院,工程完成后还有多余的。于是就在五层楼阁中,各铸四座大金像,还有多余的黄金,储存在府库中。便招集一千僧人,住在里面礼佛诵经。龙猛菩萨把释迦佛所宣讲的佛法以及各位菩萨演述的议论,聚集到一起分门别类,收藏在寺院中。所以上面第一层只放置佛像和各种经论,下面第五层居住净人,放财产、什物,中间三层为僧徒所居住。据古书记载:引正王营建寺院完毕,计算工匠吃盐的价钱,用去了九拘胝(拘胝,唐朝语言称作亿。)金钱。后来僧徒发生争吵,到国王那里去评论是非。这时净人们互相说:“僧徒发生争吵,议论相矛盾。恶人趁这个机会,会毁坏寺院。”于是反锁层层大门,摈退僧徒。从那以后,不再有僧人。远望山岩,不知道门径。净人时常带着擅长医术的人到里面治病,蒙着脸进出,医生因此也不认识道路。
从此大林中南行九百余里,至案达罗国。南印度境。
从这里在大树林中向南行走九百多里,到达案达罗国。(在南印度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