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忧王地狱处

二、无忧王地狱处

王故宫北有石柱,高数十尺,是无忧王作地狱处。释迦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有阿输迦唐言无忧,旧曰阿育,讹也。王者,频毗娑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王之曾孙也1,自王舍城迁都波吒厘,重筑外郭,周于故城。年代浸远,唯余故基。伽蓝、天祠及窣堵波,余址数百,存者二三。唯故宫北临殑伽河,小城中有千余家。

在旧王宫北边有个石柱,高几十尺,是无忧王设置地狱的地方。在释迦如来涅槃以后第一百年,有位国王叫阿输迦,(唐朝语言称无忧,旧称阿育,是错误的。)是频毗娑罗(唐朝语言称影坚,旧称频婆娑罗,是错误的。)王的曾孙,他从王舍城迁都到波吒厘,重新筑起外城,围在旧城外,年代久远,只剩下旧基。寺院、天祠和佛塔,遗址有几百,留下来的仅十之二三。只有旧宫北边靠近殑伽河的小城中,有一千多户人家。

初,无忧王嗣位之后,举措苛暴,乃立地狱,作害生灵。周垣峻峙,隅楼特起,猛焰洪炉,铦锋利刃,备诸苦具,拟像幽涂,招募凶人,立为狱主。初以国中犯法罪人,无校轻重,总入涂炭。后以行经狱次,擒以诛戮,至者皆死,遂灭口焉。时有沙门,初入法众,巡里乞食,遇至狱门,狱吏凶人擒欲残害。沙门惶怖,请得礼忏。俄见一人缚来入狱,斩截手足,磔裂形骸,俯仰之间,肢体糜散。沙门见已,深增悲悼,成无常观,证无学果。狱卒曰:“可以死矣。”沙门既证圣果,心夷生死,虽入镬汤,若在清池,有大莲花而为之座。狱主惊骇,驰使白王,王遂躬观,深赞灵祐。狱主曰:“大王当死。”王曰:“云何?”对曰:“王先垂命,令监刑狱,凡至狱垣皆从杀害,不云王入而独免死。”王曰:“法已一定,理无再变。我先垂令,岂除汝身?汝久滥生,我之咎也。”即命狱卒,投之洪炉。狱主既死,王乃得出,于是颓墙堙,废狱宽刑。

当初,无忧王继位后,举措苛刻暴虐,并设立地狱,残害生灵。地狱四周围墙险峻,角楼高耸,里面有洪炉烈火,锋利的刀剑,准备了各种刑具,模仿着阴司,还招募凶残的人,封为狱主。开始,他对国内犯法的罪人,不分轻重,统统投入地狱之中。后来,凡途经地狱的人,都擒拿诛杀,凡是到了那里的人都送了命,因之实情未外泄。这时有一位沙门,入佛门不久,在乡间乞食,经过地狱之门,凶恶的狱吏将他擒获后,将要杀害他。沙门非常害怕,请求拜佛忏悔。不久见到一个人被绑来地狱,砍去了手脚,撕裂了身体,顷刻之间,肢体便四分五裂了。沙门见到后,更加增添了悲伤,于是悟得无常的道理,证得无学之果。狱卒说:“你可以死了。”沙门证得圣果后,心中对生死同等对待,虽然进入沸水中,就如同在清水池里一样,有一朵大莲花,成为他的座位。狱主惊恐不已,跑去报告国王。国王于是亲自来观看,深深地赞美神灵佑助。狱主说:“大王应当死去。”国王说:“为什么?”狱主回答说:“大王先前颁下命令,让我监守刑狱,凡是到地狱围墙的,都一概杀死。却没说过大王进来能单独免死。”国王说:“法律已经定下来,没有再改变的道理。我先前发布命令,难道把你除开了吗?你长久滥活于世上,是我的过错。”国王当即命令狱卒把狱主投入洪炉。狱主死后,国王才得以出来,于是毁去围墙,填平沟堑,废除地狱,放宽刑罚。

注释 1频毗娑罗王:公元前六世纪前半期摩揭陁国国王。在位期间,国家势力强盛,是北印度大国。不过,他并不是无忧王的曾祖父,玄奘此处当系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