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出定神变传说
城西二百余里至大山,山气
1,触石兴云,崖隒峥嵘,将崩未坠。其巅窣堵波,郁然奇制也。闻诸土俗曰:数百年前,山崖崩圮,中有苾刍,瞑目而坐,躯量伟大,形容枯槁,须发下垂,被肩蒙面。有田猎者见已白王,王躬观礼。都人士子,不召而至,焚香散花,竞修供养。王曰:“斯何人哉?若此伟也!”有苾刍对曰:“此须发垂长而被服袈裟,乃入灭心定阿罗汉也2。夫入灭心定者,先有期限,或言闻揵椎声,或言待日光照,有兹警察,便从定起。若无警察,寂然不动,定力持身,遂无坏灭。段食之体3,出定便谢。宜以酥油灌注,令得滋润,然后鼓击,警悟定心。”王曰:“俞乎!”乃击揵椎。其声才振,而此罗汉豁然高视,久之,乃曰:“尔辈何人?形容卑劣,被服袈裟?”对曰:“我苾刍也。”曰:“然,我师迦叶波如来今何所在?”对曰:“入大涅槃,其来已久。”闻而闭目,怅若有怀,寻重问曰:“释迦如来出兴世耶?”对曰:“诞灵导世,已从寂灭。”闻复俯首,久之乃起,升虚空,现神变,化火焚身,遗骸坠地。王收其骨,起窣堵波。
从都城向西走两百多里,到达一座大山,山上雾气蒸腾,碰上岩石形成为云,悬崖峥嵘,形状如同将崩溃而未坠落的样子。山巅上有一座佛塔,形制奇特。听当地人讲:几百年前,山崖崩塌,里面有个比丘闭目而坐,身材高大,面容枯瘦,胡须、头发下垂,披到肩上蒙住了脸。有个狩猎的人见到后,便禀报国王,国王亲自前去观看行礼。城内人士,没被招集却纷纷赶来,焚香散花,竞相恭敬供养。国王说:“这是什么人,是如此地高大!”有个比丘回答说:“这位须发长长地垂下、穿披袈裟的人,是入灭心定的罗汉。所谓入灭心定的人,是预先有期限的,有人说是听到揵椎声,有人说是等到日光照射,有这种警讯的话,他便从禅定中起身。如果没有这种警讯,他便寂然不动,以其定力保持自身,不会毁坏朽烂。依靠食物的身体,一出定就会死去。应该用酥油浇灌他的身体,使他肌肤滋润,然后敲击揵椎,把他从入定中唤醒。”国王说:“就如此吧!”于是敲击揵椎。声音刚一响起,这个罗汉就豁然张目观望,过了很久才说:“你们是什么人,容貌丑陋矮小,却穿着袈裟?”对方回答说:“我是比丘。”罗汉问:“那么,我的老师迦叶波如来现在在哪里?”比丘回答说:“他已入大涅槃,岁月很久远了。”罗汉听说后闭上眼睛,怅然若失,思考了一会,随之又问道:“释迦如来出世了吗?”比丘回答:“圣灵降临世间引导凡人,已经归于寂灭。”罗汉听说后又低下了头,很久才起身,升入空中,显现神通变化,化出火来焚烧自身,遗骸落下来。国王收拾起罗汉的遗骨,建造佛塔。
从此北行,山碛旷野五百余里,至佉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
从这里向北行走,经过山岭、沙碛、旷野五百多里,到达佉沙国。(旧日称疏勒,是采用它都城的名称。正确的读法应叫室利讫栗多底。疏勒的称呼,该算为错误。)
注释 1
(lóng zōng):峻拔高耸的样子,或云气蒸腾的样子。2灭心定:又称灭尽定、灭受想定,是灭除一切意识作用、精神作用的禅定。这是不还果以上的圣者所修的禅定。3段食:又称团食、抟食,泛指一切欲界之食物。因为欲界食物皆是分段而食,以资益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