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病死
凡遭疾病,绝粒七日,期限之中,多有痊愈。必未瘳差,方乃饵药。药之性类,名种不同。医之工伎、占候有异。
终没临丧,哀号相泣,裂裳拔发,拍额椎胸。服制无闻1,丧期无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飘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国王殂落,先立嗣君,以主丧祭,以定上下。生立德号,死无议谥。丧祸之家,人莫就食。殡葬之后,复常无讳。诸有送死,以为不洁,咸于郭外浴而后入。至于年耆寿耄,死期将至,婴累沈疴,生崖恐极,厌离尘俗,愿弃人间,轻鄙生死,希远世路。于是亲故知友,奏乐饯会,泛舟鼓棹,济殑伽河,中流自溺,谓得生天。十有其一,未尽鄙见。出家僧众,制无号哭,父母亡丧,诵念酬恩,追远慎终2,寔资冥福。
凡是染上疾病者,先绝食七天,这段时间中,很多人就康复了。确实没有好转的,才可服用药物。药物的性质种类,各有不同。医生的医术技巧、诊断皆有差异。
人死之后发丧出殡,亲人哀痛地哭泣,撕衣裳、拔头发,拍额头、捶胸口。没有听说过有丧服制度,丧期也没有固定天数。送终殡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火葬,堆积柴禾焚烧;第二种是水葬,把尸体沉入水中漂走;第三种是野葬,把尸体抛弃在树林中喂野兽。国王死了后,先立嗣君,让嗣君主持丧祭,决定上下位次。生前立有歌功颂德的名号,死后不议立谥号。死了人的家庭,别人不去吃饭。安葬之后,就又没有忌讳了。凡是送葬的人,认为不洁净,都在郊外沐浴然后入城。至于年岁高的人,死期将到,重病缠身,生命垂危,厌倦尘世,愿意离开人间,看轻生死,希望远离世俗。于是亲戚朋友,奏乐为他饯行,将他载在船上,游到殑伽河,在中流投水,说是能够升天。十人中仅有一人这样做,多数人未能抛开世俗之见。出家的僧徒,按制度不能啼哭,父母亡故后,诵念佛经来酬答恩情,追念远古的祖先,慎重料理父母丧事,希望亲人在阴间得福。
注释 1服制:旧时丧服制度。按其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类。2追远慎终: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为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