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贤证果处

3.善贤证果处

鹿拯溺西不远,有窣堵波,是苏跋陁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陁罗,讹也。入寂灭之处1。善贤者,本梵志师也,年百二十,耆旧多智。闻佛寂灭,至双树间,问阿难曰:“佛世尊将寂灭,我怀疑滞,愿欲请问。”阿难曰:“佛将涅槃,幸无扰也。”曰:“吾闻佛世难遇,正法难闻,我有深疑,恐无所请。”善贤遂入,先问佛言:“有诸别众,自称为师,各有异法,垂训导俗,乔答摩旧曰瞿昙,讹略也。能尽知耶?”佛言:“吾悉深究。”乃为演说。善贤闻已,心净信解,求入法中,受具足戒。如来告曰:“汝岂能耶?外道异学修梵行者2,当试四岁,观其行,察其性,威仪寂静,辞语诚实,则可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在人行耳,斯何难哉!”善贤曰:“世尊悲愍,含济无私,四岁试学,三业方顺3。”佛言:“我先已说,在人行耳!”于是善贤出家,即受具戒,勤励修习,身心勇猛。已而于法无疑,自身作证。夜分未久,果证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不忍见佛入大涅槃,即于众中入火界定,现神通事,而先寂灭。是为如来最后弟子,乃先灭度,即昔后渡蹇兔是也。

在鹿救生灵处之西不远处,有座佛塔,是苏跋陁罗(唐朝语言称善贤。旧称须跋陁罗,是错误的。)寂灭的地方。善贤本来是位婆罗门教徒,已一百二十岁,年老而智慧多。他听说佛陀将要寂灭,赶到双树之间,问阿难说:“佛世尊就要寂灭了,我怀有疑难,想要向他求教。”阿难说:“佛陀将要涅槃,希望不要打扰。”善贤说:“我听说佛陀降世的时机难以遇到,真正的佛法难以听到,我有深深的疑问,担心再没有请教的机会了。”善贤于是进去,先问佛陀说:“有许多门派,各自确立师长,各有不同的理论,教诲引导世人。乔答摩(旧称瞿昙,是错误的。)能全部知道吗?”佛陀说:“我已全部深入研究过。”于是为他讲说。善贤听讲后,心中明净,生起信解,请求入佛门受具足戒。如来告诉他说:“你怎么能行呢?外道异学修梵行的人,应该考验四年,观察他的行为,考察他的品性,举止宁静,语言诚实,才能在我佛门中修梵行。事在人为,这有什么难处呢?”善贤说:“世尊慈悲怜悯,无私地普渡世人。我将在四年中接受考验,使三业合乎要求。”佛陀说:“我先已说过,事在人为。”这时善贤出家,受具足戒,勤奋地修行,身心都勇猛精进。随之对佛法没有疑难,自身证得正果。在半夜之后不久,果然证得罗汉果。各种烦恼已除,梵行已经确立,不忍心见到佛陀进入大涅槃,就在众人之中,入火光定自焚,显现出神通的事,而首先寂灭。他是如来最后的弟子,而在如来之前寂灭,他便是从前最后渡河的瘸腿兔子。

注释 1苏跋陁罗:又作须跋陀罗,本为拘尸那揭罗国婆罗门教徒,后成为释迦牟尼的最后弟子。2梵行:断除一切欲望的修行。梵是清净之意,特别指远离色欲。3三业:指身业、口业、意业。这三者可以包括一切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