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娑罗邑及诸遗迹1
阿避陁羯剌拿伽蓝东南行百余里,南渡殑伽河,至摩诃娑罗邑,并婆罗门种,不遵佛法。然见沙门,先访学业,知其强识,方深礼敬。
殑伽河北,有那罗延天祠2,重阁层台,奂其丽饰。诸天之像,镌石而成,工极人谋,灵应难究。
那罗延天祠东行三十余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大半陷地。前建石柱,高余二丈,上作师子之像,刻记伏鬼之事。昔于此处有旷野鬼,恃大威力,啖人血肉,作害生灵,肆极妖祟。如来愍诸众生不得其死,以神通力诱化诸鬼,导以归依之敬,齐以不杀之戒。诸鬼承教,奉以周旋。于是举石请佛安坐,愿闻正法,克念护持。自兹厥后,无信之徒竞共推移鬼置石座,动以千数,莫之能转。茂林清池,周基左右,人至其侧,无不心惧。
从阿避陁羯剌拿寺院向东南行走一百多里,向南渡过殑伽河,到达摩诃娑罗邑,那里都是婆罗门种姓,不遵奉佛法。不过见到沙门,就首先探询他的佛学根底,得知他学识深厚后,便深加礼敬。
在殑伽河北面有那罗延天祠,台阁重叠,装饰得非常华丽。天神的像,都是刻石而成,工艺精巧至极,灵异之事难以究明。
从那罗延天祠从东行走三十多里,有一座佛塔,是无忧王所建造的,大半已陷入地中。塔前竖有石柱,高二丈多,上面雕有狮子像,刻记着降鬼的事迹。从前这里有旷野鬼,仗恃强大的威力,吃人血肉,残害生灵,肆无忌惮地兴妖作怪。如来怜悯众生不能善终,凭借神通力,诱导度化众鬼,用皈依佛法的崇敬心引导它们,用不得杀生的戒律约束它们。众鬼接受教诲后,侍奉在周围,于是举起石头请佛陀安稳地就座,愿意听闻佛法,专意维护扶持。从这时之后,不信佛法的人竞相前来推移鬼所设置的座位,动不动就是千把人,但都不能移动它。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水池,分布在周围,人们到了石柱旁,没有不心中畏惧的。
伏鬼侧不远,有数伽蓝,虽多倾毁,尚有僧徒,并皆遵习大乘教法。
从此东南行百余里,至一窣堵波,基已倾陷,余高数丈。昔者如来寂灭之后,八国大王分舍利也,量舍利婆罗门蜜涂瓶内,分授诸王,而婆罗门持瓶以归,既得所粘舍利,遂建窣堵波,并瓶置内,因以名焉。后无忧王开取舍利瓶,改建大窣堵波,或至斋日,时烛光明。
从此东北渡殑伽河,行百四五十里,至吠舍厘国。旧曰毗舍离国,讹也。中印度境。
在降鬼处不远,有几所寺院,虽然多已倾斜毁废,但仍然有僧徒,都遵奉、研习大乘佛教。
从这里向东南行走一百多里,抵达一座佛塔,塔基已经倾斜陷落,却仍高几丈。从前如来寂灭之后,八国大王瓜分舍利,量舍利的婆罗门用蜜涂在瓶内,分别授予各国王,然后婆罗门带着瓶子返回,取得黏在瓶内的舍利,便建造佛塔,连瓶子也置于塔内,因之以舍利瓶为塔名。后来无忧王开塔取出舍利瓶,改建大佛塔,在斋日时,时常放射光芒。
从战主国向东北渡过殑伽河,行走一百四五十里,到达吠舍厘国。(旧称毗舍离国,是错误的。在中印度境内。)
注释 1摩诃娑罗邑:地名,其地约在今巴特那以西的阿拉赫之西约十公里处,今名马莎尔村。2那罗延天祠:天祠名,其地在马莎尔村以北二十多公里处。那罗延天为婆罗门教的尊神之一,又为梵天的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