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伽蓝三宝阶及其传说
城东二十余里有大伽蓝,经制轮奂,工穷剞劂1。圣形尊像,务极庄严。僧徒数百人,学正量部法。数万净人,宅居其侧。
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2。昔如来起自胜林3,上升天宫,居善法堂4,为母说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天帝释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善法堂,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大梵王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天帝释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天众凌虚,散花赞德。数百年前,犹有阶级,逮至今时,陷没已尽。诸国君王悲慨不遇,垒以砖石,饰以珍宝,于其故基,拟昔宝阶,其高七十余尺,上起精舍。中有石佛像,而左右之阶有释、梵之像,形拟厥初,犹为下势。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无忧王所建。色绀光润,质坚密理,上作师子蹲踞向阶,雕镂奇形,周其方面,随人罪福,影现柱中。
在都城以东二十多里,有一所大寺院,构造华美,雕刻精巧。佛陀与菩萨的塑像,都极为庄严。僧徒几百人,学习正量部佛学。有几万为寺院服务的俗人,居住在周围。
寺院大墙内,有三宝台阶,南北排列,向东而下,这里是如来佛从三十三天降还人间的地方。从前如来从胜林起身,升到天宫,居住在善法堂,为母亲讲经说法。过了三个月,将要返回人间,天帝释于是施展神通,建立宝阶,中间的台阶是黄金,左边为水精,右边为白银。如来从善法堂起身,后面跟着天神大众,从中间台阶而下;大梵王手执白拂,踏着银台阶侍候在右侧;天帝释拿着宝盖,踏着水精台阶侍候在左侧。天神大众腾身虚空,洒落花朵赞美功德。几百年前,还有台阶存在,到了今日,已全部陷没。各国君王感叹没有遇见,就在故基之上,铺上砖石,装饰上珍宝,模拟从前的宝阶,高达七十多尺,上面建起精舍。精舍中有石佛像,而左右台阶上,有天帝释、大梵王的像,形态模拟当初,犹如向下走的姿势。旁边有根石柱,高七十多尺,是无忧王所建造的。色泽深青带红且光滑,质地坚硬,纹理细密;柱顶有狮子蹲踞,面朝向宝阶,柱的四周,雕刻着各种奇异的形象。各人随自己的祸福,在柱子中间显现出相应的影子。
宝阶侧不远有窣堵波,是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窣堵波,如来在昔于此澡浴。其侧精舍,是如来入定之处。精舍侧有大石基,长五十步,高七尺,是如来经行之处。足所履迹,皆有莲花之文。基左右各有小窣堵波,帝释、梵王之所建也。
在宝阶旁边不远,有座佛塔,是过去四佛的座位与散步留下足迹的地方。旁边又有佛塔,从前如来曾在这里洗澡沐浴。旁边的精舍,是如来入定的地方。精舍旁有大石基,长五十步,高七尺,是如来散步的处所,脚走后的遗迹,都有莲花状的纹路。石基左右各有小佛塔,是帝释、梵王所建造的。
注释 1剞劂(jījué):雕刻用的弯刀,引申为雕刻。2三十三天:本为印度神话中的天堂,佛教借用为欲界的第二天。在须弥山顶,其中央是帝释天,四面分别有八天,合起来是三十三天。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的中心。3胜林:即逝多林,是逝多太子的林园。4善法堂:帝释天的讲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