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俯首佛像传说
佛牙精舍侧有小精舍,亦以众宝而为莹饰。中有金佛像,此国先王等身而铸,肉髻则贵宝饰焉1。其后有盗,伺欲窃取,而重门周槛,卫守清切。盗乃凿通孔道,入精舍而穴之,遂欲取宝,像渐高远。其盗既不果求,退而叹曰:“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起广大心,发弘誓愿,上自身命,下至国城,悲愍四生,周给一切。今者如何遗像吝宝?静言于此,不明昔行。”佛乃俯首而授宝焉。是盗得已,寻持货卖,人或见者,咸谓之曰:“此宝乃先王金佛像顶髻宝也,尔从何获,来此鬻卖?”遂擒以白王。王问所从得,盗曰:“佛自与我,我非盗也。”王以为不诚,命使观验,像犹俯首。王睹圣灵,信心淳固,不罪其人,重赎其宝,庄严像髻,重置顶焉。像因俯首,以至于今。
在佛牙精舍旁有座小精舍,也是用众多宝物加以装饰。其中有座金佛像,是这个国家前代君王根据佛陀的身高铸造,肉髻上用贵重的宝石装饰。后来有个盗贼,伺机盗窃宝石,而门户重重,周围有栅栏,守卫严密。盗贼于是开挖地道,进入精舍中,正要取宝石,佛像便升高了。盗贼没有达到目的,退下后叹息说:“如来从前修菩萨行,以博大的胸怀,发下大誓愿,上自身家性命,下至国家城邑,悲悯一切众生,愿周济所有东西。现在不知为什么遗像都吝啬宝物?在这里仔细地思量,不明白他从前的作为。”佛像于是俯下身来,把宝石给了盗贼。这个盗贼得到宝石,寻人卖出去。有人见到后,都问他说:“这宝石是先代君主装饰在金佛像头顶的宝物,你是从哪里得到,到这里来贩卖的?”就擒拿他去禀报国王,国王问盗贼从何处得到宝物。盗贼说:“是佛给我的,不是我偷的。”国王认为他不诚实,派人去察看,佛像还低着头。国王看到灵验,更加崇信佛法,不加罪这个人,用重金赎回宝石,装饰佛像肉髻,又放置在头顶。佛像从此俯下身子,直到现在。
注释 1肉髻:佛陀头顶上隆起的一个肉团,是尊贵之相,所谓三十二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