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曲女城法会
时戒日王将还曲女城设法会也,从数十万众,在殑伽河南岸。拘摩罗王从数万之众,居北岸。分河中流,水陆并进。二王导引,四兵严卫,或泛舟,或乘象,击鼓鸣螺,拊弦奏管。经九十日,至曲女城,在殑伽河西大花林中。是时诸国二十余王先奉告命,各与其国髦俊沙门及婆罗门、群官、兵士,来集大会。王先于河西建大伽蓝。伽蓝东起宝台,高百余尺,中有金佛像,量等王身。台南起宝坛,为浴佛像之处。从此东北十四五里,别筑行宫。是时,仲春月也。从初一日以珍味馔诸沙门、婆罗门,至二十一日。自行宫属伽蓝,夹道为阁,穷诸莹饰,乐人不移,雅声递奏。王于行宫出一金像,虚中隐起,高余三尺,载以大象,张以宝幰。戒日王为帝释之服,执宝盖以左侍,拘摩罗王作梵王之仪,执白拂而右侍。各五百象军,被铠周卫,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戒日王以真珠杂宝及金银诸花,随步四散,供养三宝。先就宝坛,香水浴像。王躬负荷,送上西台,以诸珍宝、憍奢耶衣数十百千,而为供养。是时唯有沙门二十余人预从,诸国王为侍卫。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榷微言,抑扬至理。日将曛暮,回驾行宫。如是日送金像,导从如初,以至散日。
当时,戒日王将要回到曲女城举行法会,跟随的有几十万人,都在殑伽河南岸。拘摩罗王的随从有几万人,居于北岸。以河流中心为界,水陆并进。二位国王在前引导,由步、骑、车、象四个兵种严加护卫,有人坐船,有人骑象,敲着鼓点,吹着螺号,拨动琴弦,鸣奏管乐,经过了九十天,到达曲女城,驻扎在殑伽河西大花林中。这时,各国的二十多位国王已先奉召唤,各自和国内杰出的僧人和婆罗门、百官、兵士,来参加法会。戒日王此前在河西建立大寺院。寺院东边筑起宝台,高一百多尺,里面有金佛像,身量与戒日王相同。宝台南边筑起宝坛,是佛像沐浴的地方。从这里往东北方向十四五里,另外筑起行宫。这时是仲春二月,从初一开始,用美味佳肴款待各位僧人、婆罗门,直到二十一日。从行宫到寺院,沿途盖起楼阁,以数不清的宝石装饰,乐工站立整齐,雅乐递相吹奏。戒日王从行宫中请出一尊金佛像,虚置于空中,隐约可见,高三尺多,用大象驮载,以宝石帐幔罩着。戒日王穿着帝释服饰,手持宝盖在左侧侍卫;拘摩罗王扮作梵王的模样,手执白拂在右侧侍卫。各自有象军五百人,披着铠甲在周围护卫。佛像前后各有大象一百头,乐工骑着,鼓奏音乐。戒日王用珍珠宝物和金银花朵,一边走一边抛撒,供养三宝。首先到达宝坛,用香水洗浴佛像。戒日王亲自背着,送上西台,用各种珍宝、憍奢耶衣成百上千件,作为供养。这时,只有僧人二十多人随从,各位国王为他侍卫。进餐结束后,招集各派学者,商榷微言大义,探讨深奥道理。时近黄昏,才起驾回到行宫。就这样,每天护送金像,导引和随从如初,直到法会结束。
其大台忽然火起,伽蓝门楼烟焰方炽。王曰:“罄舍国珍,奉为先王,建此伽蓝,式昭胜业,寡德无祐,有斯灾异,咎征若此,何用生为!”乃焚香礼请而自誓曰:“幸以宿善,王诸印度,愿我福力,禳灭火灾,若无所感,从此丧命!”寻即奋身,跳履门阃1,若有扑灭,火尽烟消。诸王睹异,重增祗惧。已而颜色不动,辞语如故,问诸王曰:“忽此灾变,焚烬成功,心之所怀,意将何谓?”诸王俯伏悲泣,对曰:“成功胜迹,冀传来叶,一旦灰烬,何可为怀?况诸外道,快心相贺!”王曰:“以此观之,如来所说诚也。外道异学守执常见,唯我大师无常是诲。然我檀舍已周,心愿谐遂,属斯变灭,重知如来诚谛之说2,斯为大善,无可深悲。”
一天,大台忽然起火,寺院门楼火焰炽烈。戒日王说:“我罄尽国家珍宝,奉先代君王之命,建造这座寺院,以显扬佛教伟业。而我缺少德行,不得保佑,致有这一灾难,我的凶兆到了如此地步,何必要活着?”于是焚香祈祷,而自己发誓说:“有幸以过去的善事,统治印度,希望以我的福力,扑灭火灾。如果不能感动神灵,就从此丧命。”随即奋身一跳,跨过门坎,仿佛有人扑救,火灭烟消。各位国王看到灵异之事,更加敬畏。事后,戒日王脸色不变,谈话如初,向各位国王说:“忽然遭遇灾难变故,如大火把一切化为灰烬,各位心中有何想法?”各位国王俯伏在地上,悲伤地哭泣,回答说:“建造奉佛之处,是希望传至后世,一旦化为灰烬,哪能有什么想法?况且各种外道之人,都要快意地庆贺。”戒日王说:“由此看来,如来佛所说的道理是对极了。各外道却固守世俗之见,只有我们如来大师以‘无常’加以教诲。不过我施舍已经周到,心愿实现,遭遇灾祸又消除,更知如来学说的真谛,这是大好事,不必过度悲伤。”
于是从诸王东上大窣堵波,登临观览。方下阶陛,忽有异人持刃逆王,王时窘迫,却行进级,俯执此人,以付群官。是时群官惶遽,不知进救。诸王咸请诛戮此人,戒日王殊无忿色,止令不杀。王亲问曰:“我何负汝,为此暴恶?”对曰:“大王德泽无私,中外荷福。然我狂愚,不谋大计,受诸外道一言之惑,辄为刺客,首图逆害。”王曰:“外道何故兴此恶心?”对曰:“大王集诸国,倾府库,供养沙门,镕铸佛像。而诸外道自远召集,不蒙省问,心诚愧耻。乃令狂愚,敢行凶诈。”于是究问外道徒属。有五百婆罗门,并诸高才,应命召集,嫉诸沙门蒙王礼重,乃射火箭,焚烧宝台,冀因救火,众人溃乱,欲以此时杀害大王,既无缘隙,遂雇此人,趋隘行刺。是时诸王、大臣请诛外道,王乃罚其首恶,余党不罪。迁五百婆罗门出印度之境。于是乃还都也。
于是,戒日王带着各位国王,向东登上大佛塔,登高观赏游览。正要下台阶,忽然有个陌生人拿着刀迎面来刺戒日王。戒日王这时困窘急迫,倒行上台阶,俯身抓住了这个人,把他交付给百官。当时百官惊惶,不知上去救护。各位国王都请求诛杀这个人。戒日王毫无愤怒的神色,下令不杀。戒日王亲自审问刺客说:“我什么事亏待了你,使你做这种残暴凶恶之事?”刺客回答说:“大王德泽广布,没有私心,朝野内外受恩。然而我狂妄愚昧,不考虑大局,受外道一句话的诱惑,就成为刺客,图谋杀害大王。”戒日王说:“外道为什么产生这种坏心思?”刺客回答说:“大王招集各国人众,倾尽府库,供养僧人,铸造佛像。可是各外道从远方招来,却不被关心,心中实在惭愧耻辱,于是指使我这狂妄愚昧之人,行凶杀人。”于是查问各外道成员,有五百婆罗门,都是有才能之人,应命前来,忌妒僧人受到戒日王的礼遇厚重,就放射火箭焚烧宝台,企图在救火之际,众人溃乱,乘这个时机杀害大王。既而没有机会,于是雇佣这个人在狭隘的地方行刺。这时,各位国王、大臣请求诛杀外道。戒日王处罚首恶分子,余党不定罪。把五百婆罗门逐出印度。此后,戒日王才回到都城。
注释 1阃(kǔn):门坎。2诚谛:真谛,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