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居

五、邑居

若夫邑里闾阎,方城广峙,街衢巷陌,曲径盘迂。阛阓当涂1,旗亭夹路。屠、钓、倡、优、魁脍、除粪2,旌厥宅居,斥之邑外,行里往来,僻于路左。至于宅居之制,垣郭之作,地势卑湿,城多叠砖,暨诸墙壁,或编竹木。室宇台观,板屋平头,泥以石灰,覆以砖墼3。诸异崇构,制同中夏。苫茅苫草4,或砖或板,壁以石灰为饰,地涂牛粪为净,时花散布,斯其异也。诸僧伽蓝,颇极奇制。隅楼四起,重阁三层,榱梠栋梁,奇形雕镂,户牖垣墙,图画众彩。黎庶之居,内侈外俭。隩室中堂,高广有异,层台重阁,形制不拘。门辟东户,朝座东面。至于坐止,咸用绳床,王族、大人、士庶、豪右,庄饰有殊,规矩无异。君王朝座,弥复高广,珠玑间错,谓师子床,敷以细㲲,蹈以宝机。凡百庶僚,随其所好,刻雕异类,莹饰奇珍。

至于城市聚居之地,方形城垣宽广厚实,大街小巷,曲折环绕。交易场所遍布路口,楼店林立街道两旁。屠夫、渔夫、倡妓、乐人、厨子、清洁工,住处有特殊标志,被排斥在城郭外,如在街市行走,只能避让在道路左边。至于住宅的构造,城垣的建筑,因地势低下潮湿,城墙多用砖砌成,住宅墙壁,有的编扎竹木。房屋楼台,用木头铺顶,涂上石灰,再盖上砖坯。各种大的建筑,形制与华夏相同。屋顶铺茅铺草,或用砖盖,或用板盖,墙壁上以涂石灰为装饰,地上以涂牛粪为洁净,各种花朵撒在上面,这是同华夏不同的地方。各个寺院,结构格外奇特。四角高楼耸起,楼阁达到三层,屋椽屋梁,雕刻得奇形怪状,大门、窗户和墙壁上,画着各种彩色的图案。一般民众的住处,内部华丽而外部简约。内室和中堂,高低宽窄不同,亭台楼阁,形制不拘一格。大门向东开,君王座位也面向东方。至于坐下休息,都用胡床。王室、大臣、士人、庶人、豪门大族,所用胡床的装饰各有不同,样式却无差别。朝见君王的座位,更加高大宽广,镶嵌着各种珠宝,称为师子床,上面铺有细棉布,还有一个珠宝装饰的凳子摆在前面供踏脚。百官及僚属,都各自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座位上雕刻各种图案,装饰上奇珍异宝。

注释 1阛阓(huánhuì):街市。2“屠、钓”句:本句中人物属于印度古代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一个种姓,不与其他等级的人杂居,住在城外。其中魁脍为炊事员,或说为刽子手,除粪为清洁工。3墼(jī):土坯。4苫(shàn):用席、草、布等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