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川泽僧伽蓝

二、小川泽僧伽蓝

卧像伽蓝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至小川泽,泉池澄镜,林树青葱。有僧伽蓝,中有佛齿及劫初时独觉齿1,长余五寸,广减四寸。复有金轮王齿,长三寸,广二寸;商诺迦缚娑旧曰商那和修,讹也。大阿罗汉所持铁钵2,量可八九升。凡三贤圣遗物3,并以黄金缄封。又有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4。商诺迦缚娑者,阿难弟子也5,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衣,于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于五百身中阴、生阴恒服此衣6。以最后身,从胎俱出,身既渐长,衣亦随广。及阿难之度出家也,其衣变为法服;及受具戒,更变为九条僧伽胝。将证寂灭,入边际定7,发智愿力,留此袈裟,尽释迦遗法,法尽之后,方乃变坏。今已少损,信有征矣。

从有佛入涅槃卧像的寺院向东南行走两百多里,翻越大雪山,再东行抵达小川泽,泉流池水明镜般的清澈,树林果木青翠葱绿。那里有一座佛寺,里面有佛齿和世界形成之初时的独觉齿,长五寸多,宽不到四寸。又有金轮王齿,长三寸,宽二寸;商诺迦缚娑(旧称商那和修,是错误的。)大罗汉所持用的铁钵,容量大约八九升。凡属三贤菩萨的遗物,都以黄金密封。又有商诺迦缚娑的一袭九条僧衣,色泽深红,是用设诺迦草的纤维织成的。商诺迦缚娑,是阿难的弟子,在前世中,将设诺迦草衣在解安居之日施舍给了众僧人。凭着这一行为的福力,在五百世即将投生和诞生之时,总穿着这件衣服。在他最后一次转世时,这件衣服与生俱来,身体逐渐长大,衣服也随之增长。到阿难度他出家时,衣服变成了法服;再等到受具足戒时,又变成了九条僧衣。当他即将圆寂,进入禅定境界时,借助智慧的愿力,留下这件袈裟,希望袈裟随佛法一样长久,须等佛法灭尽之后,袈裟才变坏。现在袈裟已有略微的损伤,看来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

从此东行入雪山,逾越黑岭,至迦毕试国。

从这所寺院向东行走,进入雪山,翻过黑岭后,就到达迦毕试国。

注释 1劫初:又作劫波,指成劫之初,此世界形成之初,是一个不能以年月日时计算的漫长的时间概念,泛指远古的原始时代。独觉:又作缘觉,意译为辟支佛。佛教称上古无佛之世,已修行成功而脱离生死者为独觉。2商诺迦缚娑:又作商那和修、舍那和修等,是阿难的弟子。因出生时穿商那衣,故名。3三贤圣:据小乘阿毗达磨的说法,在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三位中的圣者,称为三贤圣。而天台、华严以为,菩萨阶位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者为三贤圣。4设诺迦:又作奢那、商那等,即大麻,其纤维可以制衣。5阿难:释迦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或译作阿难陀,意为欢喜、庆喜。为斛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之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故以阿难为名。二十五岁时从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亲承音旨,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编录佛说,继为长老。6中阴:又称中有、中蕴,佛教指众生死有(死亡的瞬间)与生有(接受下一个生命)之间的状态。这是所谓灵魂身,是一种意识的作用。生阴:由中有而宿于母胎中的一念识心相续,由此可生起五蕴。7入边际定:入于禅定的境界。把心定于一处,停止身、口、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