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建地罗论师及象食罗汉遗迹
佛牙伽蓝东十余里,北山崖间有小伽蓝,是昔索建地罗大论师于此作《众事分毗婆沙论》1。
小伽蓝中有石窣堵波,高五十余尺,是阿罗汉遗身舍利也。先有罗汉,形量伟大,凡所饮食,与象同等。时人讥曰:“徒知饱食,安识是非?”罗汉将入寂灭也,告诸人曰:“吾今不久当取无余,欲说自身所证妙法。”众人闻之,相更讥笑,咸来集会,共观得失。时阿罗汉告诸人曰:“吾今为汝说本因缘2。此身之前,报受象身,在东印度,居王内厩。是时此国有一沙门,远游印度,寻访圣教诸经典论。时王持我施与沙门,载负佛经,而至于此。是后不久,寻即命终。乘其载经福力所致,遂得为人,复钟余庆,早服染衣,勤求出离,不遑宁居,得六神通,断三界欲。然其所食,余习尚然,每自节身,三分食一。”虽有此说,人犹未信。即升虚空,入火光定3,身出烟焰,而入寂灭。余骸坠下,起窣堵波。
在佛牙寺院以东十多里,北山崖间有一所小寺院,从前,索建地罗大论师曾在这里撰作《众事分毗婆沙论》。
在小寺院中有座石塔,高五十多尺,这里是阿罗汉遗下舍利的地方。早先有位罗汉,身材魁伟,饭量之大,与象相等。当时人讥笑他说:“只知道饱食,哪里知道是非?”罗汉将要涅槃时,告诉众人说:“我现在不久就将进入无余涅槃了,想说一说自身所证得的妙法。”众人听说后,更加讥笑他,都来集会,一起看他的得失。这时阿罗汉告诉众人说:“我现在为你们说我本人的因缘。此世之前,由业报而得象身,在东印度,住在国王的内厩。那时这个国家有个僧人,远游到印度,寻访佛教的经典论著。其时国王把我施舍给僧人,驮载佛经,而到了这里。此后不久,我就死了。由载运佛经的福力所致,因而得以为人,又由于其他的福德,早就穿上了僧衣,努力寻求脱离轮回,没有安居过,因而得到六神通,断了三界欲念。不过我的饭量,仍然如前世,时时节制自己,只吃到三分之一饱。”虽然他这样讲,人们还是不相信。他便升至空中,入火光定,身上冒出火烟、火光,而归于涅槃。剩余的骨骸落下来,人们为之建立佛塔。
注释 1“是昔”句:索建地罗大论师,迦湿弥罗国人,说一切有部的学者,是众贤论师的老师。其论著《众事分毗婆沙论》未流传下来。2因缘:佛教基本概念,指事象发生的原因。具体说来,因是招引结果的主要原因,缘是辅助因而使结果生起的间接原因。3入火光定:指佛教的第四禅定,即入定后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