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度渔人处及诸遗迹
从此西行,依河之滨,有窣堵波,高余三丈,南带长流,大悲世尊度渔人处也。越在佛世,五百渔人结畴附党,渔捕水族,于此河流得一大鱼,有十八头,头各两眼。诸渔人方欲害之,如来在吠舍厘国,天眼见,兴悲心,乘其时而化导,因其机而启悟,告诸大众:“弗栗恃国有大鱼,我欲导之,以悟诸渔人,尔宜知时。”于是大众围绕,神足凌虚,至于河滨,如常敷座。遂告诸渔人:“尔勿杀鱼。”以神通力,开方便门1,威被大鱼,令知宿命,能作人语,贯解人情。尔时如来知而故问:“汝在前身,曾作何罪,流转恶趣,受此弊身?”鱼曰:“昔承福庆,生自豪族,大婆罗门劫比他者,我身是也。恃其族姓,凌蔑人伦,恃其博物,鄙贱经法。以轻慢心毁
诸佛,以丑恶语詈辱众僧,引类形比,谓若驼、驴、象、马,诸丑形对。由此恶业,受此弊身。尚资宿善,生遭佛世,目睹圣化,亲承圣教。因而忏谢,悔先作业。”如来随机摄化,如应开导。鱼既闻法,于是命终。承兹福力,上生天宫。于是自观其身,何缘生此,既知宿命,念报佛恩,与诸天众,肩随戾止,前礼既毕,右绕退立,以天宝香花,持用供养。世尊指告渔人,为说妙法,俱即感悟,输诚礼忏,裂网焚舟,归真受法。既服染衣,又闻至教,皆出尘垢,俱证圣果。
从这里向西行走,沿着河滨,有一座佛塔,高三丈多,南面靠着大河,这里是世尊度化渔人的地方。远在佛陀在世之时,有五百渔人结成同伴,捕捞鱼类,在这条河流中捕得一条大鱼,鱼有十八个头,每个头两只眼。渔人们正要杀死鱼时,如来在吠舍厘国,凭其天眼看见,产生了慈悲心,就利用这个时机加以度化开导,告诉周围大众说:“弗栗恃国有条大鱼,我想要化导,使渔人领悟佛法,你们应知道掌握时机。”于是大众围绕着他,以神足踏入空中,到了河边,如平常敷设座位。如来对渔人们说:“你们不要杀鱼。”接着运起神通力,打开方便门,威力施加于大鱼,使鱼知道自己的前世,能说人话,理解人情。这时,如来明知故问:“你在前世,曾犯下什么罪过,以致转生恶道,变成如此低贱之身?”鱼说:“从前禀承福庆,出生于豪族,大婆罗门中的劫比他,就是我的族姓。我仗恃族姓,蔑视欺凌他人,仗恃见闻广博,鄙视佛经。以轻慢之心诋毁诸佛,以丑恶的言语辱骂众僧,又以畜牲类比僧人,说他们如驼、驴、象、马这样一些丑陋动物。由于这些恶业,转生为现在的低劣之身。但还靠着前世善事,生在佛陀之世,得以目睹圣化,亲耳聆听教诲,并因而忏悔,对先前行事表示道歉。”如来乘机加以点化,多方开导。鱼听佛法后,于是死去,趁着这个福力,上升到天宫。这时它自己观察身体,为什么生在这里,知道过去身世后,感念佛陀恩德,于是与天神大众一道,前来向佛陀行礼,随后向右环绕一圈,退立一旁,用天宝香花加以供养。世尊指着这些遍告渔人,为他们说法,渔人顿时感悟,真诚地礼敬、忏悔,裂网烧船,归附佛教接受正法。他们穿上僧衣,又聆听最高真理,都得以脱离尘俗,证得圣果。
度渔人东北行百余里,故城西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是佛在昔于此六月说法度诸天人。此北百四五十步有小窣堵波,如来昔于此处为诸苾刍制戒。次西不远有如来发、爪窣堵波,如来昔于此处,近远邑人相趋辐凑,焚香散花,灯炬不绝。
从此西北千四五百里,逾山入谷,至尼波罗国。中印度境。
从如来度化渔人处向东北行走一百多里,旧城之西有座佛塔,是无忧王所建造,高一百多尺,从前佛陀在这里说法六个月,度化天神大众。在佛塔之北一百四五十步,有座小佛塔,从前如来曾在这里为比丘制定戒律。再往西不远,有收藏如来头发、指甲的佛塔,如来从前在这里时,远近的人相率前来,焚香散花,灯火不绝。
从弗栗恃国向西北行走一千四五百里,翻越山谷,到达尼波罗国。(在中印度境内。)
注释 1方便门:远离菩提障的三种法门之一。正直为方,先人后己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