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天祠及箭泉
2025年11月01日
七、自在天祠及箭泉
城东门内路左有窣堵波,昔一切义成太子于此习诸技艺1。门外有自在天祠,祠中石天像,危然起势,是太子在襁褓中所入祠也。净饭王自腊伐尼园迎太子还也2,途次天祠。王曰:“此天祠多灵鉴,诸释童稚求祐必效,宜将太子至彼修敬。”是时傅母抱而入祠,其石天像起迎太子,太子已出,天像复坐。
城的东门内路的左边有座佛塔,是从前一切义成太子在这里学习各种技艺的地方。城门外有一座自在天祠,祠内有石刻天神像,是欠身要起身的姿态,这是太子在襁褓中所进入过的天祠。净饭王从腊伐尼园迎太子回王宫,途中在天祠停留。国王说:“这座天祠很灵验,释迦族的孩子请求保佑很有效验,可以带着太子到那里致敬。”这时保姆抱着太子进入祠中,石刻天神像起身迎接太子。太子出去后,天神像又变为坐的姿势。
城南门外路左有窣堵波,是太子与诸释角艺,射铁鼓。从此东南三十余里,有小窣堵波,其侧有泉,泉流澄镜,是太子与诸释引强校能,弦矢既分,穿鼓过表,至地没羽,因涌清流。时俗相传,谓之箭泉。夫有疾病,饮沐多愈。远方之人持泥以归,随其所苦,渍以涂额,灵神冥卫,多蒙痊愈。
城南门外路左边有座佛塔,是太子和释迦族人比试技艺,射穿铁鼓的地方。从这里向东南行走三十多里,有座小佛塔,塔旁有泉井,泉水清澈如镜。这里是太子和释迦族人拉强弓,比试技能的地方,箭一射出,穿破铁鼓,到这里箭尾没入地中,因而涌出清泉来。当地民间相传,把它称为箭泉。凡有疾病的人,饮用和洗过这里的水后多能痊愈。远方的人,拿着这里的泥土回去,不管哪里疼痛,把泡过的泥土涂在额头上,神灵便暗中保佑,多能得以痊愈。
注释 1一切义成太子:释迦牟尼青少年时期的名号。2腊伐尼园:花园名。在迦毗罗城东,是摩耶夫人生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