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鹿野伽蓝1

一、鹿野伽蓝 1

婆罗痆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以黄金隐起作庵没罗果。石为基陛,砖作层龛,龛匝四周,节级百数,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精舍之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2

从婆罗痆河向东北行走十多里,到达鹿野寺院。寺院内划分为八个地段,用围墙连成一体,台榭层层,楼阁重重,壮丽至极。僧徒有一千五百人,都研习小乘佛教正量部。大墙内有座精舍,高二百多尺,上面用黄金制成庵没罗果样式。以石为地基,砖砌层龛,佛龛围绕四周,台阶一百多级,每级都有隐现的黄金佛像。精舍里面,有鍮石佛像,尺寸与如来真身相同,作转动法轮的姿势。

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勤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

其侧不远窣堵波,是阿若陈如等见菩萨舍苦行3,遂不侍卫,来至于此,而自习定。

其傍窣堵波,是五百独觉同入涅槃处4。又三窣堵波,过去三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5

精舍西南有座石塔,是无忧王建造的,塔基虽已倾斜陷落,但仍高一百尺。塔前竖有石柱,高七十多尺。石质晶莹闪亮,如铜镜映照。如殷勤地祈求,能显现众生影像,善恶的相貌,时有所见。这里是如来成正觉之后初次转动法轮的地方。

石柱旁边不远处有座佛塔,当初阿若陈如等人见菩萨放弃苦行,就不再侍卫,来到这里,而自己修习禅定。

旁边又有佛塔,是五百位独自修行者一同涅槃之处。又有三座佛塔,是过去三佛的座位和散步遗迹的场所。

注释 1鹿野伽蓝:位于今印度北部瓦腊纳西以北约四英里处的一所寺院。该寺院在阿育王时代已负盛名,与佛陀诞生处蓝毗尼园、成道处菩提伽耶、涅槃处拘尸那揭罗同称佛教四大圣地。2转法轮:佛宣说其教法,谓之转法轮。佛的教法能回转一切众生,摧破种种烦恼,故譬之为法轮。说此教法,是名为转。3阿若陈如:最初受佛陀济度的五比丘中的上首。五人原为净饭王派遣护卫释迦牟尼修行的五名侍从。4独觉:独自修行而悟道者。5过去三佛:指释迦牟尼以前的三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