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句迦国1

斫句迦国 1

原文

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坚峻险固,编户殷盛。山阜连属,砾石弥漫。临带两河2,颇以耕植,蒲陶、梨、柰其果实繁。时风寒,人躁暴。俗唯诡诈,公行劫盗。文字同瞿萨旦那国,言语有异。礼义轻薄,学艺浅近。淳信三宝,好乐福利。伽蓝数十,毁坏已多,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教。

译文

斫句迦国方圆一千多里。国家的都城方圆十多里,坚固险峻,居民众多。境内山岭相连,沙石弥布。靠近两条河流之处,耕地较多,葡萄、梨、柰这类水果充足。气候多风寒冷,人们性情急躁暴烈。习俗中惯于欺诈,公然进行抢劫。文字和瞿萨旦那国相同,言语有差别。礼义很淡薄,学术很肤浅。但虔诚信仰佛教,喜好营求福德。寺院有几十所,多已毁坏。僧徒一百多人,研习大乘佛教。

国南境有大山,崖岭嵯峨,峰峦重叠,草木凌寒,春秋一贯,溪涧浚濑3,飞流四注,崖龛石室,棋布岩林。印度果人4,多运神通,轻举远游,栖止于此。诸阿罗汉寂灭者众,以故多有窣堵波也,今犹现有三阿罗汉居岩穴中,入灭心定,形若羸人,须发恒长,故诸沙门时往为剃。而此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十数。自兹已降,其流实广。

从此而东,逾岭越谷,行八百余里,至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

该国南部疆域有大山,峻岭高耸,峰峦重叠,草木经得起严寒,从春天到秋天都是绿色,山间溪流湍急,飞泻的流水四溅,山崖上开凿的石室,星罗棋布。印度证得圣果的人,多运用神通力,飞行远游,在这里栖息。阿罗汉在这里寂灭多,所以佛塔为数也多。现在还有三位罗汉身居岩穴中,入灭心定,样子如枯瘦的人,须发一直在生长,所以僧人们时常前去为他们剃发。这个国家中大乘佛教经典的数量格外多,在佛法传播到的地方,没有比这里更兴盛的。以十万颂为一部的经典,共有十几部,十万颂以下的,流传就更广泛了。

从这里向东,翻山越岭,行走八百多里,到达瞿萨旦那国。(唐朝语言称作地乳,这是当地的雅称。俗语称作汉那国,匈奴称作于遁,胡人称作豁旦,印度称作屈丹。旧称于阗,是错误的。)

注释 1斫句迦国:又作子合国、朱驹波等,其地在今新疆叶城。2两河:指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3浚濑(lài):湍急的水。4果人:果上的人,完成修行的人。即佛、辟支佛、阿罗汉三种。三者都是已证得觉悟之果、得解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