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折罗伽蓝及石窟
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嶂,重峦绝
。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阿折罗唐言所行。阿罗汉所建1。罗汉,西印度人也,其母既终,观生何趣,见于此国受女人身。罗汉遂来至此,将欲导化,随机摄受2。入里乞食,至母生家,女子持食来施,乳便流汁,亲属既见,以为不祥。罗汉说本因缘,女子便证圣果。罗汉感生育之恩,怀业缘之致,将酬厚德,建此伽蓝。
摩诃剌侘国东部疆域有大山,山岭连接,层峦叠嶂,岩石陡峭。有一所寺院,建在幽深的山谷,高大的殿堂和深邃的屋宇,开凿在山崖,倚枕着峰头,层层的楼阁台榭,背靠岩石面对峡谷,这是阿折罗(唐朝语言称所行。)阿罗汉所建造的。罗汉是西印度人,在他的母亲去世后,他观察她转生到了哪一趣,发现她出生在这一国,受的是女人身。罗汉于是来到这里,将要开导、度化众生,随着时机加以摄持,进入乡里乞讨,到了母亲所出生的家中,那女子拿出食物来施舍,乳房就流出了乳汁,亲属见到后,认为不吉祥。罗汉讲说前世因缘,女子便证得了圣果。罗汉感激母亲生育的恩情,怀着业缘之力,将要酬答这种厚德,便建造了这所寺院。
伽蓝大精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闻诸先志曰:斯乃罗汉愿力之所持也。或曰神通之力,或曰药术之功。考厥实录,未详其致。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3。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昔陈那菩萨多止此伽蓝。
自此西行千余里,渡耐祙陁河4,至跋禄羯呫昌叶反。婆国。南印度境。
寺院的大精舍,高一百多尺,里面有石佛像,高七十多尺,上面有七层石盖,虚悬空中,没有连缀,各盖之间相隔三尺多。听老年人讲:这是罗汉的愿力所支撑。有的说是神通力,有的说是药物法术的功效。考察记载,不能确知。精舍的四周,石壁都加以雕刻,画面是如来从前修菩萨行的一些因地之事。证得圣果的吉祥征兆,入寂灭的灵验预言,大小皆无遗漏,详尽地刻在上面。寺院门外的南北左右,各有一头石象。听当地人讲:这些石象有时大声吼叫,大地为之震动。从前陈那菩萨常常住在这个寺院中。
从这里向西行走一千多里,渡过耐祙陁河,到达跋禄羯呫婆国。(在南印度境内。)
注释 1阿折罗阿罗汉:即所行罗汉,事迹参见本书第十卷“案达罗国”条。所建寺院当在今印度德干高原文达雅山的悬崖上,是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寺。2摄受:以慈悲心容受、摄持众生,使其渐入于佛教。3因地:修行的阶级。这是对觉悟来说的中间阶段。4耐祙陁河:即今印度著名的纳巴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