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剌侘国1
原文
摩诃剌侘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殷盛。气序温暑,风俗淳质。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陵辱,殉命以仇,窘急投分,忘身以济。将复怨也,必先告之,各被坚甲,然后争锋。临阵逐北,不杀已降。兵将失利,无所刑罚,赐之女服,感激自死。国养勇士,有数百人,每将决战,饮酒酣醉,一人摧锋,万夫挫锐。遇人肆害,国刑不加,每出游行,击鼓前导。复饲暴象,凡数百头,将欲阵战,亦先饮酒,群驰蹈践,前无坚敌。其王恃此人象,轻陵邻国。王,刹帝利种也,名补罗稽舍2,谋猷弘远,仁慈广被,臣下事之,尽其忠矣。今戒日大王东征西伐,远宾迩肃,唯此国人独不臣伏。屡率五印度甲兵,及募召诸国烈将,躬往讨伐,犹未克胜。其兵也如此,其俗也如彼。人知好学,邪正兼崇。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百所,异道甚多。
译文
摩诃剌侘国方圆六千多里,国家的都城西面濒临大河,方圆三十多里。土地肥沃,庄稼茂盛。气候温热,风俗淳厚质朴。民众身形高大,性格高傲放逸,有恩一定报答,有仇一定报复。如有人遇到凌辱,敢于舍弃性命来报仇,别人在困迫时来投奔,则忘记生死来救助。将要复仇时,必先告诉对方,各自披上坚固的甲胄,然后争斗。临阵追赶敌人,不杀已经投降者。兵将作战失利,不加以刑罚,只是赐给女人服装,让他们羞愧自杀。国中豢养勇士,有几百个人,每当要决战时,喝酒喝得酣醉,一人摧败敌方锋芒,万人都挫伤锐气。对人加以伤害,国法不加于身,而每次出外游行时,令他击鼓充当先导。又饲养凶暴的象,共几百头,将要交战时,也先给它们酒喝,群象奔驰践踏,前面无人可敌。这个国家的君王依恃这些人和象,轻视、欺凌邻国。国王是刹帝利种姓,名为补罗稽舍,谋略远大,仁慈遍布,臣属侍奉他,竭尽忠诚。当今的戒日王东征西讨,远近归附肃敬,唯独这个国家的人不臣伏。戒日王数次率领五印度的兵马以及召募的各国勇将,亲自前往征讨,还是不能取胜。这个国家的军队如此,风俗却是另一个样子。人们懂得好学的重要,邪教、佛教都崇尚。寺院有一百多所,僧徒五千多人,大小二乘佛教都综合研习。天祠有一百所,异道信徒特别多。
注释 1摩诃剌侘国:又作摩诃勒吒、摩诃剌陀等,其地在今印度孟买附近,都城则在今纳西克附近。2补罗稽舍:这里指补罗稽舍二世,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在位时间为公元610年至6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