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6》简介
《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6》这本书是由论文集编委会 编著创作的,《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6》共有440章节
1
目录
目 录 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定位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
2
人才培养模式
INTERNET+TIMES...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刘 婕 摘要:本文以我国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目前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
4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定位
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新增艺术学门类并对以前的各个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这样的调整后使得服装表演专业的发展在艺术学门类下缺乏一个明...
5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值得重视的是专业发展既要有学科基础作为支撑,又要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规避“互联...
6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根据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一TPCK理论,教师的专业知识中加入了技术领域知识这一要素,彰显出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7
“互联网+”时代下的“慕课”课程学分互认浅析
谢蕴江 王亦旻 胡海涛 摘要:互联网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知晓你想要的信息。基于此背景下,依赖于网络所开设的课程—“慕课”孕育而生,全球...
8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新资源和新场所。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两位学者依托该技术合作开设了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其名为...
9
二、国外慕课平台建设及学分互认现状
(一)慕课平台建设 1.美国 美国是慕课兴起地,拥有慕课平台三巨头:Coursera、edX、Udacity。 (1)Coursera Coursera是斯坦福...
10
三、国内慕课平台建设及学分互认现状
(一)慕课平台建设 1.学堂在线 学堂在线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向全球发布,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提供免费网络学习课程,致力于...
11
四、慕课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宏观政策支持 虽然教育部鼓励各省市高校自行探索“慕课”学分互认工作,但缺乏宏观性的指导,由于国家层面政策的缺失,省级层面也同样无法拿出强有力的支持政策...
12
五、慕课学分互认的建议
(一)出台宏观政策支持 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动“慕课”学分互认,真正保障优秀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后,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当...
13
五、结语
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慕课”的出现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慕课”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学习者个...
14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张 丽 李佳鑫 摘要:协同创新、整合资源、集聚思维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追求的一种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也提出目前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把知识和创新作为驱动自身发展、收获财富的重要引擎,创新理论也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非线性过程。集聚思维、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下...
16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不同
(一)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概况 1.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 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的大学发展模式总共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
17
三、国内外高校发展情况对比
1.中美高校与高新技术产业区间的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显著发展有效带动了创业教育兴起的时候,就率先开设了以创业为主的MBA课程,后来又逐步进行推广尝试,因...
18
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由图3可知,近6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持续上升,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却在2015年迎来一个高峰之后降低了一半的人数比例。究其原因,还是很多大学生在...
19
五、结论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型的有机建构可以将知识经济社会的弥散性特点通过跨界协同创新进行加强与改善,从而集聚优质的资源来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多途径发展提...
20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多维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张 丽 王向向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国内外创新创业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
21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Horace Moses(1919)首次在美国建立青年商业社进行商业创业教育和创业理论的教学和宣传,创新创业教育自此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开...
22
二、国内外三螺旋理论下创新创业研究动态
三螺旋理论是指高校、企业、政府三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保持自身独立职能的基础上相互紧密合作,其宗旨为: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基础结构和基础机制,推动优质...
23
三、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多维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演化体系设计
要培养多维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要将教育课程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紧跟时代前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和意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门别类开展教...
24
四、多维演化体系运行机制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服务社会、促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必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相互作用...
25
五、结论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创新创业型大学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在关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培养过程的动态演化特点...
26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IT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贤坤 罗 新 赵 青 摘要:《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I...
2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有工程观、科学观、社会观和创新创业能力,知识结构上要突出学科之...
28
二、《中国制造2025》对IT人才的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和CS2013均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大工程观的新要求[8]。 (一)多学科融合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求未来10年制...
29
三、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中国制造2025”对IT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具有多学科视野及大工程观思维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模式,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
30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