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和企业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新兴产业,虽然国家政策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至今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大部分是一汽、二汽和上汽等传统汽车整车厂生产新能源汽车,这些著名汽车国企在本科人才需求方面多集中在211和985等重点高校车辆工程本科毕业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除了包括整车设计制造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国内重点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在新能源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国内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多定位在培养具有新能源汽车的装配、调试、性能检测、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面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检修机电技工、服务顾问等服务型人才。[4]

天津及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滨海新区,是国内重要的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行业具有既发展整车制造又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特色,在发展常规汽车行业的基础上,滨海新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具备了年产纯电动汽车2万辆和电控系统30万套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优势,并将进一步发展和突出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作为普通本科院校,天津科技大学新能源汽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地区经济服务,这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应结合学校特点,同时充分考虑到天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我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聚焦在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厂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与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有关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与运行等工作,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