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2025年09月10日
五、结语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要求,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及时将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果融入教学,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力争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将本课程建设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而使课程建设的成果辐射至全国,在包装类院校起到示范性带头作用[6]。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包装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J].包装世界,2015,04:55-57.
[2]冯华丽,韩小燕.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1:245-246.
[3]张国民,郭福春,吴国平.网络教学交互视角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38-42.
[4]宋海燕,黄利强,李彦启,李光,王建清,张蕾,刘光发.包装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9:144-147.
[5]宋海燕,王建清.包装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激励机制研究[J].包装世界,2014,06:92-93.
[6]卢丽虹,王志慧.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发[J].大学教育,2015,08:24-26.
【注释】
[1]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资助(HE305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658)、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教育教学类)资助(2014JX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