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教育均衡、深度学习、智慧学习等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技术使得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面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授课难易程度与课堂进度主要照顾中等成绩的学生,学业优秀者则渴望学习更难更深的内容,学业跟不上的同学则希望能降低难度。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育平台,把课堂学习每一个小节每一个知识点录制成学习内容,不同的内容分片段教学,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2.互联网技术下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融合共享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将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科目、不同教师的资源进行共享融合,突破了原有线下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异地授课,学生可以异地学习,同一节课的学生可以来自天南海北,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交流。
3.互联网技术促使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师生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要站好三尺讲台,课下学生很难接触到教师。而互联网教育中,教师除了通过录制视频、在线课堂传播知识,还要能够利用教育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动交流的时间增多,探讨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这对教师自我创新、讲课能力、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4.学校管理模式网络化
传统的手写成绩单、点名签到已成为过去。在互联网技术下,学校教学、排课、提交成绩、考试查询、课表查询、课堂签到、作业安排与提交、学生选课等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无论身在何处,只需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工作。
虽然互联网技术带来了诸多利好,但互联网只是技术手段,教育仍然需要围绕传递知识技能进行。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在这种潮流下,应该深入思考互联网技术变革在所研究领域的应用,适应“互联网+教育”,并用创新的模式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正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