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六、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和大众化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专业认同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放大。受大学生自我认知缺位、家庭期望过高、教育体制僵化、就业压力、社会偏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水平偏低,甚至是芒刺在背般不认同,导致他们学习满意度低、学习效果差、生活状态低迷。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不仅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规划人生、职业目标,增强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就高校而言,可以将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就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而言,可以通过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设计、夯实入学教育、强化就业指导等途径,不断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参考文献

[1]肖云忠.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专业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93-99.

[2]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动学习的中介作用[J].网络财富,2010,(7):3-4.

[4]许兴苗,胡小爱,王建明.专业认同及情境变量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9):74-80.

[5]周静.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32-1134.

[6]陈泽,黄锡燕,李明慧,等.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认同的研究——以浙江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管理观察,2015,(9):131-133.

[7]王磊,常婕.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J].高教研究,2014,(9):219-220.

[8]王长义,郝振萍,金潇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度[J].科教文汇,2012,(4):16-18.

[9]赵慧勇,段培燕,蒋祥龙.体验式教学在高职专业认同教育中的应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5):14-17.

[10]李荣,申洪娇,张瑞芹,等.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25-26.

[11]赵艳琼,李艳艳,宋志红.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其临床实习表现相关性的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37-139.

[12]陈建,刘鹏.高校理科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9):177-178.

[13]王钢,刘先强.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特点及其教改启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24(5):88-91.

[14]张虎玲.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师专业认同自觉性的影响[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2):18-19.

[15]欧阳霞.财经院校经管类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某财经大学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8):89-93;96.

[16]曾慧娟.基于专业认同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3):209-210.

[17]张敏,罗彩凤,吕妃.整合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对护生人文修养及专业认同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5):17-19.

[18]彭艳红.加强专业认同,促进学生发展——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89-90.

[19]韦芳婧,陈克钦,王路路,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136-138.

[20]那英志.基于专业认同的高职院校入学教育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5,(8):28-31.

[21]陈蕾,张平.团体训练对护理专业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专业认同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6):1-4.

[22]常佩雯.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6):33-35.

[23]钟为慧,李雯,余红丽,等.提升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教育实践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50-151.

[24]夏涛,黄维锋.专业认同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及启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70-74.

【注释】

[1]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教育教学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际比较研究”(2015 JXC06)。

[2]注:研究者所使用的专业认同量表基本为自编量表,多有不同,为便于客观分析和比较,本文对部分专业认同测量量表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