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堂”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成为未来高校教学的模式之一。对此,我国的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对于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关于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
现如今,我国高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朝着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但是,我国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水平不一、计算机能力薄弱的状况。
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在“互联网+课堂”教学的背景之下,高校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从而滞缓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高等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教师顺应时代发展,也带动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相关部门领导需要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构建起信息技术考评制度,从而激发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为了促进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培训部门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如互联网基本技术知识,PPT、flash制作,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等,这些基础知识易学且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二是促进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高校教师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能力,促进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三是不断丰富教学载体,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使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灵活使用。
2.营造浓厚的互联网教学环境
为了促进高校教师在“互联网+课堂”的背景之下,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需要各大高校的管理部门重视对于互联网教学环境的营造,从而在潜移默化间调动高校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积极性。
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鼓励并支持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并对相关的教学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将网络教学活动纳入到考评制度之中,对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性,带动了“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落实。
3.转变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的高校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变化,而是更深层次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基于此,高校教师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需不断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的来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新兴技术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高校教师需要加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理念和变革,这就体现出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互动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4.转变自身定位
随着“互联网+课堂”模式的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在教学观念、方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基于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转变自身的定位,促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的构建,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锻炼。高校教师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培养,并在尊重其个性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转变自身定位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目标以及要求的规范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做学生的朋友,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做学生的导航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规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学生学习的设计师,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框架式的设计与规划,并由此制定出学生的学习步骤以及学习目标,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学生的监督员,对学生的错误学习习惯以及行为进行警戒和批评,从而带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步入正轨。
5.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继而使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在丰富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带动了学生效率的提高。
高校教师在推动自身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互补以及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校教师构建起实用性较强的网络教学平台,从而进行网络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监督。此外,通过相关平台的构建,还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通过构建相关的教育平台,高校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三个阶段的教学:一是让学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预习,并将难点、疑点记录下来进行传达;二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三是学生可以在课后借助这一平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课程的复习。
6.培养信息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基于此种背景,高校教师为了促进教学任务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加强自身信息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在“互联网+课堂”的背景下,需要注重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检索词进行相关的检索作业,从而实现在海量的网络资料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取到必要的教学网络资源,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掌握,从而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学习网站去获取知识,继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课堂”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诸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从而高效的促进网络教学的开展,体现“互联网+课堂”的内涵,保证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