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慕课双语教学建议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慕课双语教学建议

(一)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慕课课程的主体内容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模块化分割。主要模块应当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国际知识产权法基本概念;第二,国际知识产权法条约重点内容;第三,国际知识产权法案例阅读与分析;第四,涉外知识产权合同阅读与起草;第五,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检索。根据不同的模块,进行慕课视频建设。每个视频围绕一个概念、原理或者知识点,方便学生设置学习序列。

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慕课课程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设计丰富多样的线上社区活动,教师在慕课社区扮演辅助人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进行知识构建和信息分享,通过慕课社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专业表达、思维、沟通等能力。

(二)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鉴于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慕课课程应当体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参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针对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可以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大学英语六级后水平三个层次。对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课程资源,特别注重文本材料采取中英文对照形式,突出重点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安排有梯度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在案例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法律英语水平,为适应高一层次水平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特别是后六级水平的课程模块,加强引用英文原文材料的比例,帮助学生扎实培养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能力。

(三)编纂与慕课课程配套的教材

尽管在慕课课程建设中,是否需要教材建设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与慕课课程配套的教材能够有效解决慕课课程学习相对分散、知识体系整合方面的问题。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慕课教材方面,可以以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主要内容为核心,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之下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项下的国际知识产权案例,充分利用欧美国家的典型国内知识产权案例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例,充分利用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交往中的知识产权争议案例,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贸发会等国际组织提供的英文原版知识产权教学资源,编纂内容丰富、逻辑严谨、难度适中的教材,与慕课课程教学体系配合使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慕课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

充分利用慕课在优化课程教学环节、使得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化方面的优势,将课程设计为7~10分钟的微课程。以国际知识产权法中的《专利合作条约》的讲解为例,可以将45分钟的《专利合作条约》课程分解为专利合作条约的背景、专利合作条约的价值、跨国专利申请程序概述、国际申请程序、国际检索程序、国际公开程序、国际初步审查程序等微课程,设置课程录像视频,方便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慕课优化考核模式的特点,布置开放式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专业英语表达能力,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协作学习的良好模式。建立课程公众微信群,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克服双语专业课学习中的困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邢绡红.知识产权法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218-219.

[2]张怀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双语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5:75-77.

[3]张怀印.论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与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3:92-94.

[4]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M].2011,5.

[5]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M].2011,4-7.

[6]苏辛.慕课来了[J].中国远程教育,201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