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现状分析

一、服装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笔者调研发现,现今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并没有凸显出该专业的特殊性与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上也没有形成以专业需求为特点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学难以为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服务。结合实际教学体会,通过与受教者的交流及效果展现,拟从教学对象、教学师资等层面做具体分析。

(一)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对象

首先,形体课程均为男女生同班授课,教师往往会忽视少数的男性群体,因此在课程学习内容中无具体划分,训练内容多以具有舞蹈性方式为特点的芭蕾形体或动作舒缓,强调身体柔韧性的低强度瑜伽训练为主。造成男性学生的训练力度与强度不够,教学价值偏失。其次,女模们常在追求形体美的问题上陷入误区,认为节食、吃减肥药等静态方式能够快速达到瘦身效果,这种病态以追求“纸片美人”的审美观导致模特出现身体机能紊乱、体质下降等现象。再者,模特往往对于课程中肌肉力量训练存在误区,认为负重的肌肉训练会造成粗壮的肌肉形态。其实不然,负重训练会刺激模特体内释放出可促进脂肪燃烧的激素,提升静息状态下的新陈代谢,这是其他单纯有氧运动(跑步、动感单车、健身操等)所达不到的。

(二)服装表演专业的师资力量

服装表演专业中形体训练师资力量的薄弱现象非常明显,如今的形体训练课往往是由服装表演教师兼教,这些教师之前并未深入涉及该领域,并未系统学习过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等科学理论,在授课内容与方法上仍然沿袭以往自身的训练内容与模式,缺乏对课程的系统学习。

(三)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首先,各个院校受训练场地、器械等因素限制,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大多选取垫上与徒手训练的瑜伽或芭蕾形体,轻器械的普拉提训练较少。针对于模特的形体训练应强调针对性与目的性,训练中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适合每一个学生,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很难做到因人而教。其次,据调查形体课程作为阶段性教学,一般只开设到本科二年级,并在学时安排上较少且不连贯。一方面,形体训练应建立于长期基础上;另一方面在阶段性的形体训练课程中如何选取适合且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授课,是当前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服装表演专业缺乏适用于其该课程专业化教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