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现状
(一)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轻教学资源建设
近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教务、科研、学生管理、人事、邮件和云盘等各种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投入运行,不仅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还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然而,作为学生和教师直接受益的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不够。首先在投入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硬件设备的采购,轻软件资源建设,导致有硬件平台无软件应用现象;其次,教育信息化管理见效快,而教学资源的应用没有相关评价机制,导致教学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
(二)教学资源平台没有统一规划,导致重复建设
随着高校设备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动,高校纷纷搭建自己的教学私有云。高校信息化办建立校级私有云,各学院建设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云平台,云平台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充分利用云基础设施硬件服务和云应用软件服务的特点,导致重复建设。此外,多数高校间资源平台的建设都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独立的开发,教育系统之间结构相似,但平台之间的资源管理不能够互相兼容,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此外,一些教学资源平台在建设中的教学资源描述缺乏规范、教学资源种类划分不标准、学科划分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大多数平台只是将开发的或者收集的资源保存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进行简单的教学资源累积,没有持续更新资源,缺少资源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
(三)缺乏平台管理设计,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教师和学生作为平台的使用者不能参与平台资源的维护,在资源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把资源的信息作为资源建设的一部分来完成的理念。大多数高校都只重视了资源的建设,对于资源的管理与使用上不够。在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只关注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忽略了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四)传统教学资源平台缺乏互动性和学习效果评价
首先,学习者与教师缺乏有效互动,目前的开放课程主要是名校名师将课程资料放在网络上供学习者免费观看,形式上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的资料和讲课的录像以离线视频的方式供学习者随时点播学习。其次,学习者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和协作,学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学习者除了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外,还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能与其他学习者建立有效沟通,对共同关注的开放课程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如传统课堂一样,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最后,学习者学习效果跟踪无法实现,传统教学资源平台没有数据挖掘,无法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