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5年09月10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十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频繁被使用。日语语言学家对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中,关于其“语音象征性”的研究尤为引人瞩目。如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擬音語·擬態語辞典》(1978)中的解说,以及Hamano在其著作《Sound-symbolic System of Japanese》(1998)中通过系统的分析,认为日语的各子音和各母音都含有特定的象征性意义,并详细分析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语音象征体系。
中国语言学界与日本语言学界相比而言,对拟声词拟态词的研究不太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拟声词因其外形上的鲜明特点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但只是关于拟声词的形式结构、语法和修辞作用的部分研究,缺少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尤其是翻译方面的研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2013)中首次提出了象声词(即:拟声词)之后,它才作为一种词类引起了语法学者的注意,但各位学者对汉语拟声词的范围、性质、分类等问题却看法不一。正如耿二岭在《汉语拟声词》(1986)所说:“汉语拟声词,是一种向来未被细致地研究过的词类,它们一直处于人们习焉不察、语言学家为及一顾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