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研究现状
微课,是一种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为短时间的课程视频。微课一般表现为记录了教师讲授的关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教学问题的短视频。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理念的革新,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
在国外,关于“微课”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的。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与平台,可以教会学生根据学习需求到互联网上搜索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更主动的寻求学习资源和挖掘知识点,进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学习活动。说到微课在教育界的应用典范,当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可汗学院充分利用了网络传输的便捷性,将录制好的课程视频传到可汗学院的网站上,网站中每段课程视频长度约十分钟,课程视频的内容由最基础的基本知识点开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可汗学院通过网站上的一段段短小而又精炼的课程视频传授相关知识点,让网友能够在可汗学院的网站上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视频,并通过反复收看这些课程视频来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网友们能够解决自己学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汗学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的欢迎。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自微课的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后,相关实践和应用也在迅速展开。学者们对微课的研究也从初始的对微课的概念、含义、特征等的探讨转化为对微课设计的研究和微课应用的研究。高校在微课的设计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如何系统地设计一门课程的微课并将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还需继续研究。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视频资源来拓展学习内容,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需求,网络视频课程在教育教学环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重心。微课的出现,有效的拓展了课堂教学,在互联网学习时代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也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化和广度化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