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各种生物现象和知识经济的实例都可以迅速更新和介绍,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与生物相关的实例多思考、多归纳和贮备。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例如当前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那么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好的Flash动画和网络中MOOC教学材料的精彩视频,高效率配合课堂理论和实验讲授,以便协调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突出矛盾。公共网络资源的共享也为学生课后理解消化讲授内容提供了很大方便,课堂上学生不再有记笔记的过多压力,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讲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提高效率。
近年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操作的演示已由过去的多媒体动画改进为视频实例讲授,此外麻省理工大学和剑桥大学制作了系列科教视频,对细胞工程,医药科技、体细胞的克隆生物芯片的制备等过程,这些网络资料都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配合动画进行讲解,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实验课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
生命科学研究中蕴含着许多真实生动、丰富多彩的创新研究的情境素材,同时也有许多经验和曲折的发展故事,如胚胎干细胞工程的教学中,可结合观看有关干细胞工程的多媒体动画片,了解其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再联系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企业干细胞保存和婴儿脐带血保存的要求技术原理,同时结合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科研造假由干细胞工程引起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胚胎干细胞工程的认知程度,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出胚胎干细胞工程的发展设想,引发学生对深层意义上的思考,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在细胞器功能章节讲授时,结合2016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研究过程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溶酶体和液泡的功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年的研究历程,体验当初的研究设想、实验验证的思路历程,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例结合起来,培养创新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结合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先例,在课程考核环节组织开展课堂专题演讲活动,重点突出科技企业创新模式,用生物技术知识模拟创立生物经济的考核模式。先由教师初步确定生命科学有创新的领域研究设想,如生物芯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互联网时代鲜活农产品物流保鲜工程等,由3~4入一组的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分组的学生积极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组成模拟公司的模式对生物相关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并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参与意识,对今后的经济与生物结合运作模式、团队协作互助及宣讲和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现代生物学导论的讲授,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学科基础,又具有创新经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即使理工科学生,探索和吸收生物学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够在不同学科方向之间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的严谨性,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用经济创业创新意识来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使学生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会今后工作的兴趣点,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潘勋,李运燕,等.创新培养方案,造就创新人才——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学改革纪实[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36-37.
[2]孔庆军,张霞.开设“现代生物学导论”公选课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2011(3):2009,9:35-37.
[3]杨建明,杨艳.公共生命科学教育与教学课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48(2):84-87.
[4]喻建辉,罗双根.公选课网上选课的实践与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7,(1):78-81.
[5]王飞,陈明辉,吴晓玉.走近《现代生命科学》公选通识课程开设的实践与探讨[J],高教论坛,2009,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