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口译教学实践
笔者选取了2011级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四个自然班,共计学生98名。按照项目式语言教学的常见操作方案,在确定四个口译主题和模拟的任务后,师生在每个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包括:
图1 项目式口译教学模型
1.学生形成互助合作团队,进行译前准备。团队或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或搜集、阅读大量相关文字材料、音频与视频,通过读、视、听获取并熟悉主题相关知识与词汇;将阅读或视听过的材料记录在团队日志中。基于获取的主题相关内容与语汇,团队要写一篇演讲稿并准备译文,练习准备做模拟会议讲话。
2.模拟会议现场。团队利用演讲稿在课堂上作演讲;演讲者团队外的学生对演讲者的讲话进行口头翻译。
3.教师对模拟会议口译练习环节进行讲评。教师讲解口译专项技能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
4.经过练习和筹备,学生完成教师设定的模拟口译任务,教师对学生口译产品录音并组织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估(使用表格)。教师进行评估并对译文整体及专项技能应用点评。
5.学生对自己口译产品录音进行重听和反思,以团队形式讨论,准备口译产品返工。
6.学生在语音实验室进行口译产品返工录音。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一共涉及到中美关系、中英关系、中国外贸、教育交流四个项目。在学期末,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对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项目式口译教学下列环节的有效性搜集了反馈:
1.教师课上介绍主题资料内容的有效性。
2.学生课后完成多种主题学习任务的有效性。
3.教师课上讲解口译理论与技巧的有效性。
4.学生来课堂进行小组讲话翻译并录音的有效性。
5.教师讲评录音的有效性。
6.口译项目产品过关测试的有效性。
7.填写自评和他评表格的有效性。
8.重听自己的产品录音,并反思的有效性。
9.教师课堂总体评述、分析和训练建议的有效性。
10.学生重译上周的口译任务并录音的有效性。
其中笔者分析的大类包括:
1.学生译前准备(项目活动中的语言应用)。
2.教师辅助与课堂教学活动(项目活动中教师作用)。
3.课堂模拟口译任务(口译实践与项目产品结合)。
4.三方评估(项目产品评估)。
5.反思与返工(项目产品与口译实践能力提升)。
6.小组工作(项目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