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体系构建的影响

一、新媒体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体系构建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新媒体已成为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渠道,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媒体、博客等新媒体形式在当下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突出,新媒体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更加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生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和兴趣,善于捕捉并挖掘,使得许多“90后”大学生甚至痴迷于网络,但是由于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信息来源的多渠道性及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也使得学生在这一平台下有可能迷失方向。所以基于新媒体“双刃剑”般的多重影响,学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这一阵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中,一方面要在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时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使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并能够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去,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媒介,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针对学生提出的当今社会各种热、难点话题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和科学的引导。也可以利用校园网这一宝贵资源开设思政课教学网站,进行“互联网+”模式下的“慕课”“尔雅”“泛雅”等形式创新课程教学尝试。可以根据“90后”学生对互联网的熟练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风采。总之,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调动和挖掘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下的大学生,尤其是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快,高度关注社会现实的热点话题,但在思考和分析问题上又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思政课的受众群体这样的特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和社会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活动。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紧贴社会现实、联系大学生的现实状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其中,教师要给与正确的引导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