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结果表达的先行研究和本研究的定位
2025年09月10日
一、汉日结果表达的先行研究和本研究的定位
结果表达是近几年汉语和日语研究的热点,在汉语和日语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形式。
关于日语的结果构式,在日本国内多是以日英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中三原健一,和影山太郎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三原对于能够充当日语结果构式中的动词进行了研究,指出这类动词的明显特征就是对语义有严格的限制;影山也进一步对这类动词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并指出了日英结果构式不对译的原因。
关于汉日结果表达的对比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我国国内,并且从形态论和意义论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以形态论的研究居多。其中鲁宝元的研究比较典型。鲁将与汉语[动词+结果补语]对应的日语译文从形式上进行考察,并总结为五类,但对每一类译文的成因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而从意义论的角度展开研究的,目前为止人数很少,崔玉花和熊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两者都主要针对汉日动词语义范畴的不同,导致的汉日结果表达不对译的其中一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之,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国内,虽有不少对结果表达的研究,但角度均比较单一。对于单纯汉语结果补语,或单纯日语结果构式的研究数量居多,日本国内的对比研究也多以日英对比为主。对于汉日结果表达的对比研究显然比较缺乏。既没有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统计数据,也没有从语义和误用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缺乏对于整个结果表达的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这样导致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地对学生进行区分性讲解,难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效率。
另外对于如何将日语结果构式的概念、特征、以及庞大数量的日语动词其语义范畴、与汉语的差异等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日语教学当中,从我们当前的基础日语教材以及教改研究当中很难看到,这也是本论文想要探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