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中“yes”的特殊表达与汉译
王振平
摘要:“Yes”一词在《尤利西斯》的最后一章具有特殊意义,也给翻译带来了麻烦和挑战。两个经典《尤利西斯》译本的译者都对这个词的翻译做了有益的尝试,为文学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样本。
关键词:yes;《尤利西斯》;文学翻译
《尤利西斯》第十八章以其洋洋洒洒40多页几乎没有标点的“句子”而著名。女主人公莫莉半个小时左右的心理活动,乔伊斯用了密密麻麻的25,000字,全章分了8句(也可以说是8段或8节),只是在第4句末和全章的末尾点了个句号。①1,600多行没有停顿的内心独白,不管是原文还是译文,任何读者要想一遍读通读懂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这一章中有4个所谓“方位基点”的关键词:because、bottom、woman、yes(庄信正2005:121)。几个词的出现频率远远超出正常表达的需要,是乔伊斯为表达某种艺术效果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为之。所以,对这几个词的翻译也应予以特别小心和用心。
以下重点分析最后一个关键词,也是全章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yes,共出现88次之多。全章以yes开头,以yes结尾,结尾Yes的首字母Y还用了大写,足见乔伊斯对这个词的重视和“别有用心”。乔伊斯称这个词为“女性词”,“人类语言中最强烈的肯定词”(艾尔曼2006:590)。这个乔伊斯特别喜欢或强调的词,其实除了肯定意味以外大都看不出它与上下文的具体关系(最后两个是答应布卢姆的求婚),作者通过让莫莉不断重复这个最普通的词,表现了特殊的意义。有人认为,莫莉用这个词是表示她对生活和人生的肯定(Tindall 1959:232)。金隄在《尤利西斯》选译本“序”中曾对这个词有详细分析,认为它的意义是多重的,在本章中至少有四重涵义:(1)表示同意、承认、接受等通用的意思;(2)表示欢欣鼓舞和热烈肯定的心情,是一声欢呼;(3)是用来表现女性特点的(乔伊斯把它叫作“女性词”);(4)用作表态的词,起“肯定人的精神”的效果,是贯穿全章的一根线索。②
Yes一词在中文中没有一个绝对的对等词,可以译成任何表示肯定的回答,如:“是的”“可以”“好的”“真的”“没错儿”“对”“嗯”等,甚至还可以翻译成“不”(如在对Didn' t he help you?这个问句的肯定回答Yes,he did.中的Yes)。这个词的词义是如此简单,作用是如此重要,翻译又是如此灵活,确实给译者的传译带来了一定困难。可以说,翻译成以上任何一个词都不能代表yes的全部,都不能尽显乔伊斯刻意雕琢的语言之妙,也不能尽现yes所能体现的深层含义。其实,这样被作者赋予特殊意义并承担特殊文体表现作用的关键词,最好是和原文一样,从始至终使用一个词,但由于英汉语的差异,汉语中没有一个内含和外延都与yes相等的词来表达其所有的意义。所以,用多个不同的汉语词汇来诠释yes,就成了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金隄也表达了他对于这一矛盾的发现和最终译法的选择:
原文中的同一个词,在译文中常常需要灵活变动,也就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用不同的词,有时甚至必须把它完全融化在其他词语之中,这本是等效翻译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另一方面,原文中有意重复的词项,译文中一般也应该不变,应该重复同一个词,这也是争取等效的手段。这个仅有3个字母的小字之所以难译,正是因为两条互相矛盾的规律在这里交叉,发生了冲突。(乔伊斯1987:“序”)
翻译时如果脑海中总是有对等词的概念,一定是蹩脚的翻译。金隄和萧乾文洁若翻译的《尤利西斯》(下称“金译”“萧译”)早已成为文学翻译经典,双方译者都是翻译大家,一方追求等效,一方追求灵活和神韵,都反对为外语词汇在汉语中找对等词,他们的译文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研究样本。为了yes的翻译,金隄曾有专文探讨,他对这个平常并不显眼的词的翻译可谓下足了功夫,译法也是精彩纷呈,令人大开眼界。
下面将金隄从《尤利西斯》中选择的几个关于yes的译例罗列如下,我们可以从这个小词的翻译上,体味他体现等效理论的方法以及他是不是有人所说的“坚持直译”(粗体为笔者所加,表示yes的汉语翻译):
例1.—What? Mr.Dedalus asked.The confirmed bloody hobbledehoy is it?
—Yes,Mr.Bloom said.They were both on the way to the boat….
金译:——什么?代达勒斯先生问。是那个不可救药的坏小子吗?
——就是他,布卢姆先生说。爷儿俩正要上船去……(金:142)
例2.O,yes: a very great success.A wonderful man really.
金译:一点儿也不错,非常成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金:337)
例3.—Send it at once,will you? he said.It' s for an invalid.
—Yes,sir.I will,sir.
金译:——马上送去,行不行?他说,是给病人的。
——行,先生。马上就送,先生。(金:349)
例4.—Just one moment.
—Yes,sir,Stephen said,turning back at the gate.
金译:——等一下。
——我等着,先生,斯蒂汾说着,在大门口转回了身。(金:58)
例5.—Come on,Simon.
—After you,Mr Bloom said.
Mr Dedalus covered himself quickly and got in,saying:
—Yes,yes.
金译:——上来吧,赛门。
——您先上,布卢姆先生说。
代达勒斯先生忙戴好帽子,一面上车一面说着:
——上来了,上来了。
例6.—He doesn' t see us,Mr Power said.Yes,he does.How do you do?
金译:他没有看见咱们,帕尔先生说。不,看见了。您好。(金:138)
例7.… and then I asked him with my eyes to ask again yes and then he asked me would I yes to say yes my mountain flower and first I put my arms around him yes and drew him down to me so he could feel my breasts all perfume yes and his heart was going like mad and yes I said yes I will Yes.
金译:于是我用眼神叫他再求一次真的于是他又问我愿意不愿意真的你就说愿意吧我的山花我呢先伸出两手搂住了他真的然后拉他俯下身来让他的胸膛贴住我的乳房芳香扑鼻真的他的心在狂跳然后真的我才开口答应愿意我愿意真的。(金:1060)
7个译例当中所有的yes都没有译成人们脑海中的yes的对等词“是的”。这也正体现了金隄的翻译观,他并不讲究直译还是意译,也不讲究译文与原文表面上的词义对等,他要传达的是精神实质,要达到的目标是阅读效果的相似。可能没有几个搞翻译的认为yes是个难译的词,也很少有人会在对它的翻译下多大功夫,看了以上翻译,我们不得不佩服译者的用心和译技。将yes译成“就是他”“一点儿也不错”“我等着”“上来了”真乃大家手笔。
例7便是出自《尤利西斯》第十八章的最后一“句”的末尾,也是全书的末尾。其中共有8个yes。为解决前面提到的矛盾,金隄选择的处理方法是,以译成一个表示肯定的词为主,辅以其他译法,为的是“既有足够的重复,借以烘托全章特别是末尾的风格,又有一定的灵活,争取在每一个具体语境中达到应有的效果。”(乔伊斯1987:“序”)在这一小节的8个yes中,有6个译为表示肯定的“真的”,两个译为表示答应的“愿意”。这个词既与莫莉的说话、思想方式、性格有关,又与她当时想表达强烈肯定的思想感情有关,由于乔伊斯赋予这个词以特别的象征意义,所以,译者的处理就不能太灵活,必须在汉语中选一个具有这样象征意义的一个“女人词”,来完成乔伊斯赋予它的功能。乔伊斯研究专家庄信正先生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鉴于乔伊斯对yes的重视和它在本章的独特性,不能不找一个字眼来照顾它与九十来处前后文若即若离的异常关系和作者所提示的三重涵义。我建议用‘是的’。它不像单单一个‘是’字那样狭隘机械,也可不受前后文的羁束。”(庄信正2005:123)金隄最后选择的是“真的”。在足以表现这个词的象征意义和重要性的条件下,他又在灵活性上做了变通,把其中的两个译成了“愿意”。
下面我们看萧译对这个词的处理。
萧译:于是我递个眼色教他再向我求一回于是他问我愿意吗对啦说声好吧我的山花于是我先伸出胳膊搂住他对啦并且把他往下拽让他紧贴着我这样他就能感触到我那对香气袭人的乳房啦对啦他那颗心啊如醉如狂于是我说好吧我愿意好吧。(萧:1281)
在萧译中,8个yes中的第一个和倒数第三个省略未译。其他6个有3个译为“对啦”,3个译为“好吧”。从意义的传递上说,不管是省略不译,还是译成“好吧”和“对啦”,都是可以的,原文的意义基本没有多大损失,但是,译者可能忽略了或未能顾及乔伊斯不断重复这个词的意图。乔伊斯是通过不断的重复(英语是最忌讳重复的,汉语对重复不忌讳)这个词来表达强烈的思想,让读者明显感觉到这个词的不断出现及其表现的情感,从而给他以冲击,让他留下记忆。在萧译中,不管是“对啦”还是“好吧”,都担负不起这个重任。译者在其灵活翻译观的指导下,把yes给灵活处理了,这样的翻译侧重的是意义的传达和阅读的效果,而不是原文的精神和实质。萧译在第十八章注释[1]中对yes的处理有过解释:“本章以‘Yes’开始,并以‘Yes’终。此词是女主人公的口头禅,全章出现了不下90次。大多译作‘对啦’,然而按照中文语气习惯,并未强求一致。”(乔伊斯2002:1199)译者是想让“对啦”承担yes应有的功能,但这个词在这里的作用显然不是口头禅那么简单,太多其他的译法减少了“对啦”的重复率,干扰了它的表现。
再看看另一个严肃翻译家刘象愚先生《尤利西斯》汉译本(非全译)对这个词的处理。
于是我用眼睛叫他再求我一次没错儿于是他问我愿意吗就说愿意吧我的山花儿我先伸出双臂搂住他没错儿把他往下拉让他感觉到我那香香的乳房没错儿他的心像发疯似的狂跳起来没错儿我说好吧我愿意没错儿。(刘象愚2004:908)
刘译省略第二个yes,第三个译作“愿意”,第七个译作“好吧”,其他5个一律译作“没错儿”。刘象愚对yes的处理方法和金隄大体相当,只不过为yes选取的主要对应词是“没错儿”。
再让我们看看庄信正先生对这一片段的试译。
接着我使眼色叫他再问一次是的接着他问我愿不愿意是的说是的我的山花我先两手抱他是的把他拉到我身上让他觉得我的奶软玉温香是的他的心怦怦乱跳如醉如狂是的我就说是的我愿意是的。(庄信正2005:124-125)
庄信正对yes的翻译最接近我们日常的理解和常用的对应词:“是的”。并且他也是几位译者当中最忠实模仿原文形态的译者,原文的8个yes,他译成了汉语的8个“是的”。他肯定是认为“是的”可以表现英语yes所能表现的一切意义。这也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几位译者的有益尝试,不但为原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也为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以上4个关于《尤利西斯》第十八章的译例都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形态和意义,甚至思想和韵味,译者翻译时各有考虑,无所谓对错,只有认识的不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翻译乔伊斯的这种文体,这种用词方式,一般译者不能为,非有深入研究、深厚的中英文水平和相当的翻译技能不可。
让我们再看看其他一些译者对最后三个yes(以及I will)的翻译尝试:
(1)可以我说可以我要可以。(科斯特洛1990:135-136)
(2)我说嗯我愿意嗯。(冯建明2004)
(3)对我说对我将是对的(马多克斯1997:215)
(4)我说好吧我会的好吧。(李维屏1998:193)
(5)是的,我说吧,我将好吧。(马克飞、李绍强1993:80)
显然,这样的翻译不论从意义还是形态,从精神还是从韵味,都与原文有距离,离乔伊斯也都越来越远了,这是译者对《尤利西斯》缺乏研究或翻译能力不逮的结果。
我们不妨用上面提到的十八章另一关键词because的翻译,来证明金隄翻译yes时的用心和策略。
Because在十八章出现44次,金译全部译为“因为”。按照一般的认识,似乎金译太极端了,因为“据统计,汉语中2/3的因果句不到必要时,不用关联词,先‘因’后‘果’,几乎不用‘因为’,属常态;先‘果’后‘因’,大多用‘因为’,属变态。”(连淑能1993:54)所以,根据汉语意合的特点,见到because而不译成“因为”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可在这一章就不一定,这是乔伊斯特别强调的关键词之一,对莫莉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具有标志作用,不断重复是有用心的,所以,译出为好。为证明金隄将because全部译为“因为”是有意而为,笔者特意研究了金译的另一篇小说。赫胥黎《神秘的微笑》原文because共出现3次。结果发现,金隄只将其中一个译成了“因为”,另外两个或不译出,或译成他词。(赫胥黎1984:135,148,153)看来金隄并没有见了because就译成“因为”的习惯。
因为“因为”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与英语基本一样,because也没有其他含义,所以才为金隄全部译为“因为”提供了可能,这是原文想达到的效果,而译文形式与内容都与原文达到了相当的契合度,也肯定是金隄想要达到的效果。
因为yes的含义并非单一,用某个词与其对应,也译成88个不断重复的汉语词,很难做到,勉强为之,也不一定能达到原文所表达的效果,译者只好退而求其次,尽力而为。
注释
①金译和萧译也如原文分八段,两个句号。也有的版本只有章末一个句号,如译林版及其所据的企鹅版Ulysses只有句末的一个句号。
②国内外学者对本章中yes的看法多有不同,如冯建明认为,yes在这里有五种作用:1.表示肯定的回答;2.显示莫莉思维的跳跃性;3.起连接作用;4.表示进一步的强调;5.起感叹作用。(冯建明2004)
参考文献
[1]艾尔曼,理查德.乔伊斯传[M].金隄李汉林王振平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冯建明.论《尤利西斯》结局中“女性的yes”[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赫胥黎,奥.神秘的微笑[M].金隄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4]科斯特洛,彼特.乔伊斯[M].何及锋、柳荫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刘象愚.乔伊斯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8]马多克斯,布伦南.乔伊斯与诺拉[M].贺明华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9]马克飞、李绍强.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10]乔伊斯,詹姆斯.尤利西斯(选译本)[M].金隄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11]乔伊斯,詹姆斯.尤利西斯[M].金隄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996.
[12]乔伊斯,詹姆斯.尤利西斯[M].萧乾、文洁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3]庄信正.面对《尤利西斯》[M].台北:九歌出版有限公司,2005.
[14]Tindall,William.A Reader' s guide to James Joyce[M].New York: Farrar,Straus & Giroux,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