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5年09月10日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
郭艳玲
摘要:针对目前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途径,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
基础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扩招的影响,本科生的入校化学知识基础与原来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大学各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学时数也有了不同的降低。作为大学基础课程,基础化学课程的上课方式一般为合班课,上课人数较多,使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基础化学课程无论从教师的教学方面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难题。例如:学生听课效果不好、抄作业现象普遍、考试结果不理想、无法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等等。因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使基础化学教学适应目前学生的学习要求,切实提高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