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

黄亚静

摘要: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平台和庞大的数据资源,但同时对案例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教学理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需要将“互联网+”与案例教学有效融合,对高校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在资金投入、教育培训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案例教学;过程优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之中,并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优化和发展。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样对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不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不仅仅表现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关系的转变以及新型教学形式的出现等。因此,明确“互联网+”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案例教学作为目前高等教育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并于20世纪初期得到了大范围应用。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讨论等形式,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反复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自发地对知识进行探索、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拓展其职业技能的重要方法[1]。在“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案例教学带来了便利化的教学条件,同时也对案例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案例教学过程不断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拟从案例教学角度具体分析“互联网+”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明确“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的必要性及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