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分析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我国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早在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到至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1]2010年6月1日,财政补贴政策《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务院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中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是: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积产销超过500万辆。[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政策和市场的双方面驱动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类人才和新能源汽车运用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产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在机械数字化制造、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技术的交叉和融合。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开发多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天然气汽车为辅,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和电动控制能力方面。现阶段从事新能源汽车开发与应用工作的人员中,传统汽车开发应用人员由于缺乏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电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在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其他专业领域转移而来的人员,他们又专注于新能源车辆某一特定部件的研究,无法从车辆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理解各总成部件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所需人才既需具备机械制造、车辆等知识同时又需要掌握电气、自动控制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