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意义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意义

教学这个词有“教”与“学”两方面的含义:“教”不应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应传授方法培养能力;“学”不是死记文化,而是学生萌发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力图解决某些问题,进而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在这个前提下,去理解高校的教育现状,就会发现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1)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各种游戏、社交软件实时干扰学生的学习状态;(2)教师每堂课传递的学习内容信息量很大,学生稍不留神就跟不上,课下如果发现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直接影响后续学习;(3)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为了考试通过,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针对给出的重点突击复习;(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不够;(5)教师陷入认为“学生一届比一届差”的理解中,不能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止步不前。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学生本科选择出国学习,正是由于对国内目前高等教育的不满。而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积极进取,拓展知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技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青春时光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课堂,这段时间如果学生们不能积极利用,来提升自我能力,培养走向社会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将会是极大的遗憾。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及时跟上进度,主动思考,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努力去解决的问题,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本着力求探索的实践精神,在2014年与2015年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分组互动练习,引导学生实时掌握学习要点,希望通过实践教学积累些经验,并将其与2016年进行的授课型教学效果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