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的实现
(一)“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互联网+”时代优化案例教学过程,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互联网+”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等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
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主动的探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运用、会创新。与讲授等教学方法中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播的特点不同,案例教学更加强调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呈现多点多向的网状传输,通过阅读、讨论、交换意见、表达观点等过程实现学生知识的广度、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互联网环境下,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可以表述为: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环境下,教学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存储、传递、获取方式,同时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时空界域等多个方面都将产生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案例教学过程搬到网上,也不是单纯的教学信息化,而是互联网思维与案例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
(二)扩展无形课堂空间,实现教学延伸
扩展无形课堂空间,实现课堂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网络案例分析操作系统,借助微信、QQ群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互联网讨论区等,扩展无形课堂空间,使教学过程由课堂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案例资料、教学计划、学习任务等,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查询到的知识资料上传,实现共享,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进行评价,继续探讨,答疑解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和约束,延长了教学时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改进。
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实现知识检索由课下向课上延伸。课堂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在手机的使用日益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以便于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需要补充查询新的资料信息,实现知识检索由课下向课上延伸。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实现教学批量化向个性化延伸。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能够让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互联网+”与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
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计划、动员、讨论、总结四个阶段构成。计划,即对案例教学制定的总体规划,包括案例的选取,教学实施方案、课堂讨论具体模式的制定等等,在此阶段教师需要对案例讨论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安排,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动员,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研究问题的过程,而学生则根据要求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工作。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知识形成的重要环节。总结,是教师对讨论结果以及学生表现进行归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并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实现案例信息传递、展示的信息化,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具体来讲,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合理进行案例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案例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材知识点相适配、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同时也要考虑案例的时代性和趣味性。
第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且贯穿于案例教学的始终。在组织案例教学开展之前,要引导学生重视案例教学,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明确案例教学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过程中对自己知识能力增长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在计划和动员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查询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在讨论阶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教师要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讨论重点问题,积极发言和思考。讨论中教师适时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入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
(四)“互联网+”与案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优化
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不仅是学生成绩的评定依据,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案例讨论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小组成员中的代表进行成果演示或提交报告,而其他同学处于“搭便车”的状态,或者对案例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案例讨论无法有效的开展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存在考核依据难以收集等问题。因此,优化案例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化案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全过程考核。将互联网应用于教育评价,全方位采集数据,解决传统考核依据难以收集的问题,实现由结果考核向全过程考核的转变,即综合考查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案例研究和资料收集情况、案例讨论过程的表现和参与度、课堂演示或报告的质量、语言表达情况等多个方面。第二,全员考核。在考核中除了教师考核以外,还可以加入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小组内部成员的互评,小组之间的互评。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学生讨论成果,由学生对成果进行评价打分,实现全员考核。第三,适当提高案例教学环节在课程总体考核中的比重,提升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