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授课的必要性

二、教学团队授课的必要性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该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所谓教学团队就是由一些知识技能互补、相互协作、共同承当责任的教师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团队授课有助于发挥集体合力,实现“1+1>2”的效果

由于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在学术背景、研究领域、个人能力及性格特点上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理解不同,对同一专业知识解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采用教学团队授课模式发挥集合力量,将教学大纲制定、教案设计、课程考核都由教师团队共同商量、共同研究、集体完成,这种做法可以将各个教师的优点集中展现于课堂教学,使得专业知识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大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团队授课有助于课程的规范化管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般来说,任课教师有自主决定授课内容的权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授课对象不同、学时不同,加上讲授同一课程的老师缺乏沟通,经常出现同一课程讲授内容和重点难点把握不同的现象,导致期末无法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核,不仅增加了教学工作量,而且有失公平。采用教学团队授课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教学团队授课要求团队成员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相互听课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

(三)教学团队授课有助于节省教学成本

教学团队的组成是在原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既不用增加编制,又不用专门培训,同时教学团队成员将教学任务分解化,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等,大大节省了教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