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提供无限可能
“互联网+”的基本宗旨是资源共享,各高校已经在逐步探索教学网络化的新模式,用第三方教育平台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率。不可否认,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成果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为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注入了强心针。
(一)翻转课堂的引入,打破时空概念,给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带来启发
二十一世纪,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阶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翻转课堂的提出,对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当学习的决定权部分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堂内宝贵的时间,就可以专注于课题项目的学习,而辅助的信息,在课后可以通过播客、电子书、视频和网络交流完成。超星的尔雅和泛雅就是类似这样的主动学习平台,为补充优质教育资源,很多高校引入超星的在校学习平台,这种打破时空概念的网络学习模式使得普通高校的学生,依然可以享受最优质的师资。目前网络学习平台在高校中普遍试用在通识教育课程上,互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快乐,学生的自学能力、探寻精神和创新精神都能得到发展。同样,这样的平台在颠覆传统教学的同时,给二级学院的教育管理也带来启发。比如有了类似的平台,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时间,以及学生为准备课程所阅览的书籍和其他辅助材料,都可以被科学地统计出来,教师可以监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也可以随时调整上课的内容和进度。大数据软件是工具,网络环境是嫁接教学管理的桥梁。大数据背景下,相信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上,为师生的教育环境改变可以做出很多努力。
(二)“互联网+”方便教学管理系统在二级学院实现充分利用
教学管理系统是教务管理中重要的多模块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实现数据收集、分析和共享。注册、排课、考试、学生学籍信息查询和变更、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等公共信息维护,均可以在二级学院完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即时通讯已经越来越发达,网络门户可以轻松实现手机端和教学管理系统的连接,那么无论管理工作还是学生获取信息,都将变得十分便利和高效。二级学院既服务学校,也服务学生,还要服务教师,“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限定权限将教学管理系统的共享范围最大化,成为迅速了解把握教学信息的主要媒介。
总而言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当是全面的质量观,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实践技能的锻炼和个性的发展。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以人为本,强调过程化管理,每一个学生是完人,也是整体,成长和教育生活必须关注过程设计。在“互联网+”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权限可以无限放大,合理地规划和使用,二级学院教育管理将成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最重要的环节,为教育质量改善提供有力的辅助。
参考文献
[1]崔凤珍,崔海波,苏翠红.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大学教育.2014(07).
[2]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4).
[3]边立云.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6(4).
[4]陈文.关于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0).
[5]林业.“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和突破口[J].新科程(下),2015(5).
【注释】
[1]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教育教学类)《基于教育质量保障的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编号2014JXE02)、《第四代评价理论在高校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4JXE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