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引言

“互联网+”将引领一波现象级的创业潮,这种预判是和我们现在社会营造的创业氛围有关,似乎每个地方都在谈论着互联网+创业的可行性和无限可能。虽然,互联网的优点以及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我们早就清楚,毕竟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可问题是,互联网创业真的就那么神吗?在人们都一股脑地要投身到互联网“创客”大军中去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多些思考,多些危机意识,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拿出一些解决方案?

“互联网+搜索”,诞生了百度;“互联网+交易手段”,诞生了支付宝;“互联网+商场”,诞生了淘宝;“互联网十视频”,于是你习惯了在土豆、优酷、乐视上观看节目;“互联网+社交”,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微信、微博、QQ;“互联网+阅读”,网络小说畅行市场,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宠儿。总之,“互联网+”的成功典范太多太多,让人感觉商机无限,这也是“互联网+”思维能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迅速成为青年“创客”追捧的秘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在“互联网+”到底加什么这个问题上,所能选择的对象基本上是建立在教育体系和专业技能培养上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源动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原本是一门以理论教学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本科阶段的专业技术课程。高校中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一般是开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之后的第五学期,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硬件项目研发的全过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为培养IT人才的创新性,着眼于大学本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调整力求面向就业和社会发展。高校中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在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专业体系建设和学生就业及创新需求,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图1 “互联网+”图解

此课程的教学研讨小组成员五名,均由具有十年以上主讲此课程经验的,并且带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一线教师组成。教师们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累计研讨和分析,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处理、包装与印刷等相关联的十个专业进行实践,同时对用人的企事业单位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多方面因素,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