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束语
2025年09月10日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只有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需求才可以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第16期.
[2]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9):24-27.
[3]《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10,82.
[4]苏学满,孙丽丽.“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人才的新需求[J].2016,341(2):64-65
[5]周海银.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0(4):119-124.
[6]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2016(6):17-23.
[7]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8]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4.
[9]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10]严伟,冯年华,顾婷婷.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来自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微观案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76-80.